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新优势及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
2
On New Advantages of American's Asian and Pacific Security Strategy and its Effects on Surrounding Countries of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乔治·W 布什入主白宫以来 ,以“美国主导下的亚太稳定秩序”理念调整美国的亚太战略思想、打造亚太安全新格局 ,在“美国的存在”、“美国的盟友”、“美国的秩序”、“美国的领导”等四大方面取得了新优势 ,给亚太安全形势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深刻影响。
作者
郑迎平
机构地区
国际信息研究所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4年第2期56-63,共8页
Pacific Journal
关键词
美国
亚太安全战略
外交政策
中国
国家安全
布什政府
大西洋联盟
安全合作机制
分类号
D871.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1
郑迎平.
布什政府的新联盟战略思想[J]
.现代国际关系,2002(11):43-47.
被引量:6
2
刀书林.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刍议[J]
.现代国际关系,2002(1):12-16.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朱立群.
大西洋联盟关系的发展及走势[J]
.现代国际关系,2001(11):36-40.
被引量:5
2
李小华.
美国联盟体系的层次分析[J]
.现代国际关系,1999(11):16-19.
被引量:9
3
门洪华.
集体安全辨析[J]
.欧洲,2001,19(5):10-17.
被引量:17
4
王珊.
“反恐”外交与日本的战略[J]
.现代国际关系,2001(12):1-5.
被引量:2
5
秦宣仁.善邻方能固国——新世纪发展同俄国及中亚国家关系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1(01).
6
[日]浦野起央 著,刘甦朝.国际关系理论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20
1
章宗艳.
小布什的三次“中国观”[J]
.法制与社会,2006(19):168-169.
2
徐小凤.
对伊斯兰政党现象的一点思考[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19-23.
被引量:1
3
李恒阳.
浅析美国对中亚的战略[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5):28-32.
4
周萍,陈本昌.
中国新世纪睦邻外交战略地缘背景和战略措施[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46-148.
5
马俊平.
小布什政府亚太安全战略的调整及走向分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5):114-118.
6
宋宗水.
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恢复与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1):21-25.
被引量:22
7
满海峰.
解读与展望:美国应对朝核问题的政策选择[J]
.当代韩国,2007(4):8-15.
被引量:2
8
钟飞腾.
政经合一与中国周边外交的拓展[J]
.南亚研究,2010(3):1-16.
被引量:8
9
钟飞腾.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与评估[J]
.国际安全研究,2013,31(4):64-82.
被引量:12
10
陈瑞欣.
从政府工作报告(1978-2015)看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J]
.国际观察,2016(1):66-7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68
1
杨光海.
美国的东亚同盟体系:态势、趋向及意图[J]
.国际论坛,2002,4(4):29-34.
被引量:6
2
钱颖一,许成钢,董彦彬.
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1):29-40.
被引量:138
3
吴心伯.
论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走向[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2):1-8.
被引量:6
4
袁鹏.
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空间[J]
.现代国际关系,2005(4):1-7.
被引量:8
5
石源华,汪伟民.
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兼论美日韩安全互动与东北亚安全[J]
.国际观察,2006(1):61-68.
被引量:17
6
尤素福·瓦南迪,魏红霞(译),朱世达(校).
美国与东亚大国的关系——东南亚的视角[J]
.美国研究,2006,20(1):97-104.
被引量:1
7
Victor Cha, "Powerplay: The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Mliance System in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4, No. 3, 2010, pp. 158-196.
8
James A. Baker III,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a Pa-eifie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Vol. 70, No. 5, 1991, pp.l-18.
9
赵阶琦:《中、美、日安全关系与亚太安全合作机制》,载张蕴岭主编:《转变中的中、美、日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9页.
10
李长久:《世界与地区新格局中的中、美、日关系》,载张蕴岭主编:《转变中的中、美、日关系》,第82-83页.
引证文献
2
1
钟飞腾,张洁.
雁型安全模式与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选择[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8):47-64.
被引量:21
2
罗会钧.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美国因素及其对策[J]
.文史博览(理论),2008(8):35-3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连波.
摇晃的“楔子”:美国“印太”战略下的印度战略行为探析[J]
.南亚研究,2021(1):1-24.
被引量:9
2
张洁.
地区秩序重构中的南海问题与中国的应对方略[J]
.东亚评论,2020(2):59-82.
被引量:3
3
李胜强.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对中国安全的影响[J]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3):28-31.
4
王洪涛.
亚太安全结构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
.当代世界,2012(2):58-61.
被引量:3
5
王俊生.
中美“信任赤字”问题再探:以美国在中国周边的战略布局为视角[J]
.教学与研究,2012(7):48-56.
被引量:5
6
凌胜利.
美国亚太联盟转型:在中美权力与信任之间[J]
.当代亚太,2012(5):33-55.
被引量:12
7
郎帅.
中美关系迷思:敌人、竞争对手或者朋友[J]
.东北亚研究,2013(1):33-38.
8
梁津伟.
中国崛起在周边地区产生的鲶鱼效应[J]
.南方论刊,2013(10):18-21.
9
李计广,盖新哲.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的中美经济脱钩趋势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4):50-58.
被引量:4
10
张春.
国际公共产品的供应竞争及其出路--亚太地区二元格局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J]
.当代亚太,2014(6):52-72.
被引量:44
1
卢宁,仇朝兵,魏红霞.
著述巡礼[J]
.美国研究,2007,21(2):158-159.
2
李治军.
处在十字路口的美韩同盟[J]
.国际问题研究,2005(4):49-54.
被引量:1
3
方晓志.
美澳扩大军事合作:亚太安全格局新变量[J]
.当代世界,2013(11):61-64.
被引量:2
4
李训茂.
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J]
.浙江学刊,2006(3):174-176.
5
吴心伯.
论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走向[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2):1-8.
被引量:6
6
张兴利.
美国当前的亚太安全战略[J]
.当代亚太,1999(9):22-26.
7
俞邃.
俄罗斯在东北亚的地位和作用[J]
.东欧中亚研究,1996(5):55-57.
8
吴学永.
论德国的安全政策(摘要)[J]
.国际政治研究,1994,15(3):65-67.
9
冯仲平.
欧美关系:“合而不同”——析伊拉克战争对欧美关系的影响[J]
.国家安全通讯,2003(7):23-26.
10
安德烈.盖拉.
致读者[J]
.国际市场,2003(3):29-29.
太平洋学报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