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华夏文化》
2004年第3期36-38,共3页
Chinese Culture
-
1乔志强.论梁启超"新史学"对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影响[J].美术观察,2004(7):82-84. 被引量:6
-
2乔志强.论梁启超“新史学”对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18(2):11-15. 被引量:2
-
3刘振岚.梁启超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J].历史研究,1984(5):62-79.
-
4伍倩昀.试析梁启超《新史学》中的进化史观[J].青春岁月,2013,0(11):424-425.
-
5杨艳秋.20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及其意义——兼论梁启超《新史学》的局限性[J].齐鲁学刊,2015(3):32-39. 被引量:7
-
6吴怀祺.五四运动与新史学的命运[J].东岳论丛,1999,20(2):5-9.
-
7张越.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变化[J].学术研究,2002(12):32-34. 被引量:4
-
8马世香.论梁启超对近代史学的贡献[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60-62. 被引量:2
-
9亦史.兴衰聚焦 鉴古戒今──《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论》评介[J].历史教学(下半月),1999(6):54-54. 被引量:1
-
10杨树民.新编县志必须重点记述经济建设[J].中国地方志,1984(4):141-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