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土地合理利用途径及其实现问题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指出土地合理利用要对土地利用的模式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土地合理利用的实现,是基于土地科学评价与土地规划在生产与实践中的贯彻与实施。
作者
刘卫东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研究所
出处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3年第3期29-31,共3页
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评价
土地规划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
1
刘卫东.
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途径与方法[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2,11(1):26-28.
被引量:4
2
杨宝亮,刘卫东.
土地系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6(1):95-99.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李孝芳.
我国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及其展望[J]
.资源科学,1986,16(3):16-20.
被引量:10
2
刘闯.土地类型与自然区划[J]地理学报,1985(03).
3
赵松乔,陈传康,牛文元.近三十年来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进展[J]地理学报,1979(03).
4
陈百明.
中国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J]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8,3(3):260-267.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13
1
蔡莉,穆光宗.
不同人口承载力标准的指标构建研究[J]
.人文杂志,2008(4):179-185.
被引量:6
2
赖小云.
塔里木河中游地区草湖环境的演变——基于清末至民国草湖纠纷事件的讨论[J]
.西域研究,2009(1):55-65.
3
邓祥征,姜群鸥,战金艳.
土地系统研究理论方法与技术集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470-16473.
被引量:1
4
邓祥征,姜群鸥,战金艳.
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与方法[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90-16994.
被引量:2
5
陈睿山,蔡运龙,严祥,李昊.
土地系统功能及其可持续性评价[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8-15.
被引量:58
6
高江波,蔡运龙.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范式的转变[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0):114-120.
被引量:11
7
陈修春.
土地生产率对渔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J]
.中国渔业经济研究,2000(1):27-28.
被引量:1
8
范辉,刘卫东,周颖.
基于结构—功能关系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J]
.经济地理,2013,33(10):145-150.
被引量:25
9
朱艳婷,赵源.
基于CAS理论的土地系统脆弱性演化机制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2):310-312.
10
王晓良.
国土空间多功能分类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5):31-3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
1
毛志锋,刘秦.
土地利用规划的系统工程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3,12(1):14-18.
被引量:3
2
宋延洲,王银峰.
试论农业区域开发[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3,12(1):8-10.
被引量:2
3
王立祥,王留方,李顺昌,阎采苓.宁夏固原半干旱旱作农区农业结构改革及效益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03).
4
陈文瑞,朱大奎.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
.自然资源学报,1998,13(3):261-266.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3
1
包晓斌.
晋西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合理利用的研究——以吉县为例[J]
.生态农业研究,1994,2(4):22-27.
被引量:1
2
程方民,朱碧岩,张正斌.
黄土高原坡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6(3):35-38.
被引量:5
3
唐志刚,王波,周寅康,濮励杰,彭补拙.
环太湖地区土地合理利用问题研究[J]
.土壤,2001,33(3):142-14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张蓬涛,封志明,成升魁.
论退耕的分类[J]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1):11-14.
被引量:2
2
刘贤赵,宿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退耕对粮食生产的可能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2):99-104.
被引量:10
3
申翔,相西如,吴新纪.
统筹视角下的环太湖地区发展策略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0,25(3):58-64.
被引量:1
4
张旺锋,张瑞霞,方晨,易洋.
基于“三维”视角的国内耕地利用与保护研究述评[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8(2):65-69.
5
邓红蒂,董柞继.
关于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步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1,15(1):39-42.
被引量:7
6
包晓斌.
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4):126-128.
被引量:2
7
封志明,张蓬涛,宋玉.
粮食安全:西北地区退耕对粮食生产的可能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2002,17(3):299-306.
被引量:49
8
徐浩,柯亚露,王伟,黄峰,王康,陈恒,刘一冰,蔺哲广,吉挺.
江苏环太湖地区中华蜜蜂遗传资源调查报告[J]
.中国蜂业,2021,72(4):30-32.
1
赵哲远,戴韫卓,沈志勤,张佳.
农村居民点土地合理利用初步研究——以浙江省部分县市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1998(5):68-73.
被引量:27
2
曹光永.
基于土地合理利用理念下的城乡规划研究[J]
.科技资讯,2010,8(18):247-247.
被引量:3
3
蓝颖春.
解读《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访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J]
.地球,2013(6):14-17.
4
邢振宗.
加强土地利用管理促进城镇节约集约用地[J]
.现代企业文化,2008(17):94-95.
5
李莉.
贵州山区土地合理利用及实现途径[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8(4):39-42.
被引量:1
6
晓叶.
也谈土地合理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J]
.中国土地,2015(4):1-1.
被引量:1
7
董红娟.
小城镇建设中如何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J]
.吕梁学院学报,2008(3):88-89.
被引量:1
8
郭文剑.
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J]
.苏南科技开发,2004(7):36-37.
9
周智,毛尔炯.
农村居民点土地合理利用研究——以湖北省枝江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123-1125.
被引量:5
10
秦海根.
珍惜和保护土地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关于加强土地合理利用的调研和探讨[J]
.上海土地,2001(6):33-34.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