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价值范畴的一种哲学界定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价值”是一个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 ,其含义各有不同。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应当是包括具体价值但又不归结为某一种价值的“价值一般”。本文从学术界对价值范畴的讨论出发 ,立足于哲学高度 。
作者
任金秋
机构地区
内蒙古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28,共3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价值
主体
客体
分类号
B01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李德顺.价值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p 1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共引文献
70
1
连秀丽.
审美价值特性研究[J]
.北方论丛,2004(5):53-56.
被引量:2
2
王忠武.
社会科学价值综论[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5):27-33.
被引量:4
3
颜天民.
论竞技体育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J]
.体育科学,2004,24(10):17-20.
被引量:12
4
姜晓丽,杨竞业.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性范畴[J]
.贵州社会科学,2005(1):88-90.
5
卢洁莹.
哲学视野下“教育机会均等”内涵[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385-388.
被引量:2
6
李其瑞.
法学研究中的事实与价值问题[J]
.宁夏社会科学,2005(1):18-23.
被引量:8
7
江峻任.
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贡献[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158-161.
8
刘祖云.
论我国公共行政价值的三大问题[J]
.长白学刊,2005(2):12-16.
被引量:10
9
郝志军.
教学理论应当是什么[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3):49-52.
被引量:4
10
田良.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与作用[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47-50.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9
1
汪辉勇.
论价值的存在形式[J]
.广东社会科学,2004(4):79-84.
被引量:2
2
王玉樑.
评哲学价值范畴的几种界定[J]
.社会科学研究,1999(2):60-65.
被引量:10
3
袁贵仁.
价值与认识[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47-57.
被引量:24
4
黄树光.
近二十年价值范畴研究述评[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24(4):1-4.
被引量:2
5
李醒民.
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J]
.哲学动态,2006(1):13-18.
被引量:33
6
费多益.
环境价值:寻求公共的实践理性[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1):15-19.
被引量:5
7
李建群.
关于价值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2):66-69.
被引量:3
8
黄立勋.
试论哲学意义的价值本质——从“价值”概念的起源谈起[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9):187-189.
被引量:2
9
韩东屏.
人·元价值·价值[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3):39-44.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2
1
胡仪元.
价值范畴的哲学探析[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1):8-13.
被引量:5
2
宗洋.
价值范畴界定研究综述[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87-87.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勾振东.
价值范畴的哲学辨析[J]
.理论界,2009(7):88-90.
2
胡仪元.
生态补偿理论基础新探——劳动价值论的视角[J]
.开发研究,2009(4):42-45.
被引量:8
3
胡仪元.
生态补偿的劳动价值论基础[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20(1):58-61.
被引量:7
4
宋立新,周春山.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价值问题研究进展[J]
.现代城市研究,2010,25(12):90-96.
被引量:11
5
杨健.
当前价值分类的时代性分析——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评价原则视角[J]
.理论观察,2017(5):15-17.
被引量:2
1
朱耀平,刘辰飞.
柏拉图与后现代哲学——以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为例[J]
.武陵学刊,2015,40(1):26-30.
2
阿卜杜萨拉姆.A.侯赛因诺夫,弗拉季斯拉夫.A.列克托尔斯基,陆象淦.
俄罗斯哲学——历史与现状[J]
.第欧根尼,2010(1):1-24.
被引量:4
3
朱耀平.
在柏拉图与近代哲学之间——从黑格尔对柏拉图哲学的解释和提升谈起[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7-14.
4
董祥勇.
中国哲学史[J]
.学术月刊,2008,40(1):155-157.
5
杨振闻.
生存方式的哲学界定[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2):7-12.
被引量:5
6
刘文科.
珍藏[J]
.黄河之声,2013(4):1-1.
7
倪鼎夫.
简介《中国古代哲学精华》[J]
.中国哲学史,1993(3):123-124.
8
约翰.诺尔特,肖春燕.
环境伦理学中从“是“到“善”的转变[J]
.国外社会科学,2014(6):131-137.
9
李强.
试论马克思哲学实践本体论说之误——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J]
.西安社会科学,2011,29(6):8-10.
10
张明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界定[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4):23-27.
被引量:1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