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同方言的“寡”
被引量:
5
'Gua(寡)' in Datong Dialect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寡”的基本含义、引申比喻义和表示程度加深等方面对方 言词“寡”在大同方言小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分析,目的是想说明“寡”是一个 词义丰富、使用频率高的特色方言词。
作者
孙玉卿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59,共3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大同方言
寡
引申比喻义
程度加深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K](共41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
马文中.大同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86.
同被引文献
27
1
蒋文华,尚子文.
“糕”与饮食文化[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101-104.
被引量:4
2
康军帅.
鹤壁方言中的副词“光”[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70-72.
被引量:4
3
章炎.
浅谈词语的感情色彩[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1(5):92-96.
被引量:14
4
沈家煊.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4):243-251.
被引量:305
5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4):268-275.
被引量:2297
6
孙玉卿.
大同方言的词缀“忽”[J]
.方言,2002(4):362-367.
被引量:10
7
刘丽艳.
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不是”[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6):23-32.
被引量:70
8
邓云华,石毓智.
从限止到转折的历程[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3):12-18.
被引量:16
9
侯精一,温端政主编.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10
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7.
引证文献
5
1
孙婧.
大同方言与地域环境的关系[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79-81.
被引量:1
2
郝鹏飞.
河南林州方言“寡”的多功能用法及其语义演变[J]
.方言,2019,41(3):312-316.
被引量:1
3
朱丽丽.
大同方言“A眉B眼”式词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3):100-102.
4
修蓉,薛宏武.
江苏盱眙方言里“寡”的意义及功能研究[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4,46(2):100-105.
5
郜妮,朱娜,赵雪丽.
大同方言发音特点浅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7,0(41):4-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丁丽.
大同数来宝的方言特色及其透视的文化内涵[J]
.商,2015,0(48):105-105.
被引量:2
2
修蓉,薛宏武.
江苏盱眙方言里“寡”的意义及功能研究[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4,46(2):100-105.
1
王颖.
“无…不…”型成语探析[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23(2):33-35.
被引量:2
2
仲崇山.
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补论[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0(2):56-58.
被引量:8
3
姜竹仪.
纳西语东部和西部方言语法异同概述[J]
.民族语文,1993(4):43-50.
被引量:6
4
陈群.
《型世言》中的AABB式重叠词[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6(1):85-87.
5
张爱民.
形容词重叠式作状语与作其它成分的比较[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67-78.
被引量:17
6
柴森.
谈强调反问的“又”和“还”[J]
.世界汉语教学,1999,13(3):65-69.
被引量:18
7
袁田田.
“恭敬”一词的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2012(26):16-17.
8
易亚新.
常德方言表程度加深的形式和手段[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2):107-110.
被引量:6
9
徐小波.
《朱子语类》“把”字句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1):47-48.
10
史锡尧.
“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J]
.汉语学习,1996(2):8-12.
被引量:33
语文研究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