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及遗传改良 Ⅱ.高产育种的途径与方法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麦品种间杂交选育高产品种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关键是创造具有多种优良性状和高产潜力的亲本材料。分析并举例介绍了部分高产品种的亲缘及其亲本选配经验,利用远缘杂交、两极交配创造新种质以及运用生理、生化育种增加遗传变异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
任明全
机构地区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出处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3年第3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产量
遗传
分类号
S512.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57
1
马英斌.
大豆品种间杂种第二代主要性状的表现型相关和基因型相关[J]
.遗传,1979(3):11-12.
被引量:7
2
翟风林,张发成.
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与高产育种途径[J]
.世界农业,1983(3):42-45.
被引量:6
3
杨建设,王怡.
试论小麦产量增长中措施运用的协调问题[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3(3):40-43.
被引量:2
4
罗洪溪,张效良,马万民.
小麦超大穗材料的选育[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3(4):34-36.
被引量:10
5
王西成,赵虹,范和君.
河南省第六次小麦品种更换的标志和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1993,22(7):1-3.
被引量:3
6
严威凯,赵向科,王孔歌,刘耀斌.
小麦生育期的阶段划分和小麦品种的生育类型[J]
.西北农业学报,1993,2(2):50-56.
被引量:6
7
宋荷仙,李跃建,冯君成,刘宗典,杨永澄.
小麦收获指数和源、库性状的遗传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3):21-26.
被引量:47
8
张晓融,王世之.
小麦穗、小穗及籽粒差异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原因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3,19(2):103-110.
被引量:25
9
赵双进.
冬小麦灌浆规律的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1994(1):3-7.
被引量:4
10
张艳敏,李晋生,黄瑞恒,石云素,王勤.
杂种小麦的生长优势与超高产栽培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1994(3):5-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9
1
乔蕊清,卫云宗,谢福来.
广泛适应性高产小麦品种特性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1994,22(1):1-5.
被引量:9
2
庞启华.
从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的选育谈四川“三高”小麦育种[J]
.种子,1994,13(5):49-51.
被引量:8
3
什么是循环经济[J]
.江西煤炭科技,2005(2):2-2.
4
时晓伟,王淑芬,王继忠,王辉,贾永国.
小麦早熟高产品种子粒灌浆特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5,20(6):4-7.
被引量:15
5
高书国,乔亚科,毕艳娟.
冀东北麦区小麦超高产育种潜力及对策[J]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11(2):48-52.
被引量:5
6
耿涛,秦淑琴,胡守林.
冬小麦杂种F_2代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的研究[J]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1997,9(1):16-19.
被引量:1
7
郭天财,贺德先,王志和,王保民,皮素琴,上官建宗.
小麦植株性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进展[J]
.麦类文摘,1995(3):1-4.
被引量:11
8
鲍思敬.
杂交小麦研究进展和利用前景[J]
.河南农业科学,1998,27(12):3-4.
被引量:2
9
孙艳丽,李卓夫,张喜君.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协调关系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2):13-15.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70
1
陈小龙,李前荣,陶媛,张振锁,赫莲香.
优良种质‘宁春48号’早熟特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7):1-5.
被引量:1
2
陈丽华,相吉山,李高原,王燕春,马晓岗.
青海省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及育种演化分析[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6):1-6.
被引量:4
3
彭慧儒,肖龙,何胜华.
几个绵阳号小麦株高及其构成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J]
.小麦研究,2012,33(1):1-7.
4
刘新月,张久刚,卫云宗.
节水多抗冬小麦新品种临丰615选育及应用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4,50(5):3-5.
被引量:3
5
刘新月,张久刚,卫云宗.
节水多抗冬小麦新品种临丰615的选育[J]
.山西农业科学,2005,33(1):22-25.
被引量:12
6
高庆荣,王大为,田纪春.
超级麦育种的重要途径——杂交小麦的优势利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7(3):11-13.
被引量:21
7
庞启华,李生荣,罗传浩,张超英.
小麦几个茎叶穗形态性状的遗传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1995,8(3):22-26.
被引量:12
8
李国强,胡金锁,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黄森,孟兆萍,许钢垣.
高产多抗冬小麦新品种临远3158选育[J]
.小麦研究,2006,27(3):33-36.
9
何慎,常磊,王凤山,杜银川.
通渭旱地冬小麦新品种(系)丰产稳产性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2006(6):28-30.
被引量:3
10
李国强,黄森,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高产多抗冬小麦新品种临远3158选育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4):29-31.
被引量:1
1
任明全.
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及其遗传改良 Ⅰ.小麦品种的高产潜力及其遗传变异的利用[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3(2):41-46.
被引量:6
2
易祚昌,王俊文,易祥林.
提高杂交稻再生稻产量潜力的研究[J]
.作物杂志,1998(1):30-32.
3
张木清,陈如凯.
甘蔗抗旱性的遗传改良[J]
.中国农学通报,1994,10(1):29-33.
被引量:2
4
梁毅,王桂楼.
胡萝卜的遗传改良和育种[J]
.北京农业科学,1999,17(6):20-22.
被引量:3
5
李奎,张锡元.
猪染色体在其遗传改良中的应用[J]
.湖北农业科学,1990(10):34-35.
6
王曙明,王跃强,于德洋,刘宝泉.
大豆的产量潜力与高产育种[J]
.大豆通报,1997(2):6-7.
被引量:8
7
徐友春,李恒,邵建廷.
影响玉米品种增产潜力因素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1995,20(4):87-88.
被引量:1
8
李庆典.
遗传改良对美国四种主要粮食作物增产的作用[J]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1989(2):1-6.
9
陈天华,王章荣.
对福建省马尾松遗传改良与良种生产工作的建议[J]
.福建林业科技,1994,21(3):43-45.
被引量:4
10
刘万代,王化岑,夏国军.
杂草对不同产量潜力冬小麦的影响[J]
.麦类作物,1997,17(6):30-32.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199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