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51,共2页
South China Fruits
同被引文献20
1 符瑞益.番木瓜花叶病综合防治措施[J] .广西热带农业,2004(5):32-33. 被引量:2
2 阮小蕾,李华平,周国辉.转PRSV复制酶基因T_2代番木瓜植株的抗病性测定[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5(4):12-15. 被引量:26
3 黄建昌,肖艳,梁关生,赵春香,李宏彬.抗环斑型花叶病毒病番木瓜新品种选育研究初报[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6):681-683. 被引量:10
4 周鹏,郑学勤.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转化番木瓜的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1993,14(2):71-77. 被引量:17
5 陈桂华,柏连阳,肖艳松.植物病害诱抗剂的研究概况与展望[J]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2):61-67. 被引量:11
6 周鹏,黎小瑛,沈文涛,阮孟斌.番木瓜优质组培苗生产体系的建立[J] .热带作物学报,2005,26(1):43-46. 被引量:20
7 吴跃开.植物促生根圈细菌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森林病虫,2006,25(2):24-29. 被引量:5
8 魏军亚,刘德兵,周鹏.番木瓜环斑病毒及其抗病策略[J] .中国热带农业,2006(4):43-44. 被引量:4
9 周鹏,郑学勤.PRSV-CP转基因番木瓜表达与抗病能力关系的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1996,17(2):77-83. 被引量:15
10 Zhu Yun J, Qiu Xiaohui, Moore Paul H, et al.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induced by BTH in papaya.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2003, 63(5): 237-248
二级引证文献3
1 王威,郑诚乐.番木瓜环斑病毒致病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福建果树,2009,27(3):62-65. 被引量:2
2 顾俊伟,戴智慧,张晶,翁生余,倪穗.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木瓜品种“日升”的种子萌发影响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5,34(3):12-15. 被引量:2
3 龚标勋.番木瓜环斑病及其防治技术[J] .植物医生,2003,16(6):13-14. 被引量:3
1 郭堂勋,莫贱友,李华.番木瓜新品种台农杂交5号的引进试种[J] .中国热带农业,2006(4):25-26.
2 杨建明,霍日祥,唐露强,陈树棠,李琳.番木瓜新品种选育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J] .广西热带农业,2005(5):28-29. 被引量:6
3 李刚.如何对付番木瓜环斑花叶病[J] .农家之友,2010(10):14-14.
4 蒙忠武,钟政忠,陈理.番木瓜环斑花叶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海南农业科技,2005(4):18-19.
5 罗向群.番木瓜环斑花叶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3,19(12):42-42. 被引量:1
6 李惠华,谢志南,赖瑞云,苏明华.不同番木瓜品种植株感染环斑花叶病毒后PAL、PPO、POD活性的变化[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7,36(4):1-4. 被引量:16
7 刘健.北方设施栽培番木瓜主要病害及防治[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8(12):35-36. 被引量:1
8 周鹏,郭安平,黎小瑛.海南PRSV-CP与rhIFNα-2b双价载体构建新策略[J] .热带作物学报,2003,24(3):58-62.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