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语言问题的讨论——从甘青“小民族”语言说起
被引量:
8
Protection of Invisible Culture Heritage and a Discussion on Language Problem——the language problems of some small minority nationaliti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保护世界遗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国履行公约中喜忧参半。本文对其中现状做出分析 ;从无形文化之一的语言为切口 ,以甘青“小民族”语言的“两难”处境为实证 ,参照世界有关信息 ,并以文化多样性和语言的文化载体、文化象征功能为视角 ,提出有关建立保护机制的认识与观点。
作者
郝苏民
机构地区
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74,65,共5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小民族语言
文化象征
保护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1
1
何俊芳.
赫哲族语言丢失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2):30-35.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张嘉宾,葛若玉.
关于同江市赫哲族若干社会问题的调查[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2):102-104.
被引量:1
2
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十四,1934.87-199.
3
萨丕尔 陆卓元 译.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
谭克让,麦克康奈尔.世界的书面语: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式概况第4卷第2册[M].魁北克:拉瓦尔大学出版社,1995.922.
5
别诺乌索夫.学习和普及双语的现实问题[M].塔什干:科学出版社,1989.10.
6
简·爱切生.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261.
7
曹志耘.保存还是消灭:汉语方言面临的抉择[J].中国民族语言学会通讯,1998,(4).
8
李宇明.语言保护刍议[J].中国民族语言学会通讯,1998,(1).
9
李伟佳.
抢救赫哲族语言刻不容缓[J]
.满语研究,1996,0(1):130-132.
被引量:6
10
姜洪波.
赫哲语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
.满语研究,1990,0(2):138-141.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9
1
黄英伟,王强,杨俊伍.
赫哲族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弱化[J]
.农业考古,2009(4):251-255.
被引量:4
2
庄杉,靳乐山.
东北赫哲族生计与文化的变迁研究[J]
.渔业经济研究,2009(2):36-40.
被引量:5
3
马玉霞,谭杰,吴凤琴,王洪军.
赫哲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1):93-95.
被引量:6
4
尤文民.
赫哲族发展与其人口规模的关系[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27-30.
被引量:7
5
郑丽洁.
赫哲族教育研究综述[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3):16-23.
被引量:2
6
刘雪竹.
现代文明下郝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
.中国外资,2012(18):280-280.
被引量:2
7
吴萍.
别让赫哲族语言失传[J]
.才智,2010,0(36):207-207.
8
金莉娜.
黑龙江省赫哲语的衰变过程及衰变原因[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3):163-167.
被引量:5
9
史维国,郭莹.
赫哲语研究述评[J]
.绥化学院学报,2017,37(3):80-85.
同被引文献
102
1
向云驹.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之一[J]
.文化遗产,2009(3):1-10.
被引量:34
2
张彦平.
柯尔克孜族与中亚突厥语族英雄史诗中的相似因素辨析[J]
.民族文学研究,1991,9(3):17-23.
被引量:3
3
学林.
西北民族学院郝苏民教授访苏归来[J]
.西北民族研究,1991(2):281-281.
被引量:1
4
钟敬文.
民俗学与民间文学[J]
.江苏社会科学,1983(S1):1-10.
被引量:4
5
依白.
郝苏民教授赴日讲学[J]
.西北民族研究,1997(2):253-253.
被引量:1
6
振一玉.
苏联著名东干族学者苏三洛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J]
.西北民族研究,1990(2):122-122.
被引量:1
7
郝苏民.
回族民俗学:从现状到认识论方法论——序《回族风情录》[J]
.回族研究,1992(4):80-83.
被引量:4
8
省民俗学会会长郝苏民教授出席在韩国举行的亚洲民俗学会年会[J]
.西北民族研究,2000(1):102-102.
被引量:1
9
乔建中.
花儿研究第一书——张亚雄和他的《花儿集》[J]
.音乐研究,2004(3):19-28.
被引量:9
10
张立辉.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0):41-4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8
1
祁惠君.
人口较少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及传承[J]
.民族文学研究,2006,24(1):166-170.
被引量:6
2
马成俊,鄂崇荣,毕艳君.
守望远逝的精神家园——对黄河上游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报告[J]
.西北民族研究,2007(3):18-30.
被引量:9
3
罗艺,吴临霞.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浅析[J]
.西部法学评论,2009(5):105-109.
被引量:1
4
厍玉霞,刘霞,郑雅维.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12(9):10-13.
被引量:2
5
袁同凯,康红欣.
从《丝路走廊的报告: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一书说起——纪念郝苏民先生从事民族文化研究60余年[J]
.青海民族研究,2018,29(2):55-60.
被引量:1
6
赵李娜.
“一带一路”语境下我国西北民族口承语言民俗资源探究[J]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5):59-66.
7
李建宗.
多民族民俗学学科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郝苏民民俗学思想评述[J]
.民间文化论坛,2023(5):98-107.
被引量:1
8
高艳芳.
重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年[J]
.理论月刊,2024(6):105-114.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马成俊,鄂崇荣,毕艳君.
守望远逝的精神家园——对黄河上游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报告[J]
.西北民族研究,2007(3):18-30.
被引量:9
2
王佐龙.
世居村落意识与社会功能思维--西部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的基本维度[J]
.青海社会科学,2010(3):177-183.
被引量:2
3
杨兰.
乌热尔图作品中的老人形象浅析[J]
.文学界(理论版),2010(4):228-228.
被引量:1
4
姚丽娟,郗春嫒.
近十年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研究述评(1999年—2008年)——基于CNKI期刊的统计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5):31-36.
被引量:2
5
黄娟.
从现实生存到文化生存——试论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问题的研究范式[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1):12-16.
被引量:3
6
陈敬玉.
民族服饰的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以浙江景宁畲族为例[J]
.丝绸,2011,48(5):48-50.
被引量:21
7
应秀文.
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以撒拉族民间音乐为例[J]
.青海民族研究,2012,23(1):168-172.
被引量:2
8
罗岩.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下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J]
.教育科学,2012,28(3):24-27.
被引量:2
9
齐金国.
蒙古贞地区胡尔沁说书保护研究[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12):79-81.
10
赵海燕.
甘肃特有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探讨[J]
.职业时空,2012,8(8):141-143.
被引量:4
1
程露.
发挥博物馆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4):188-188.
被引量:1
2
刘斌.
中原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8):8-9.
3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化建设(笔谈)[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1(5):3-3.
被引量:2
4
刘金,杜文轩.
中韩申遗之争对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以端午节和江陵祭为例[J]
.科教导刊,2010(12):217-218.
被引量:3
5
梁永宁.
我们为什么要申遗?[J]
.文明,2009(8):12-13.
6
陈燮君.
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J]
.中国博物馆,2002(4):16-19.
被引量:10
7
陈建明.
《上海宪章》: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下)[J]
.求索,2003(3):237-239.
被引量:2
8
传媒览要[J]
.中国社会导刊,2007(04X):6-7.
9
郭婷.
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维护少数人权利问题的若干思考[J]
.民间文化论坛,2006(3):75-81.
被引量:1
10
张岚.
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简论[J]
.中国博物馆,2002(4):26-28.
甘肃社会科学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