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批判与批判的科学
出处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共2页
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参考文献2
-
1约翰·齐曼.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211,90.
-
2齐格蒙特·鲍曼 张成岗译.后现代伦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47
-
1宋鹏鹏.肆虐在现实中的荒诞——《一掬尘土》中的绝望和无奈[J].时代文学,2009(15):80-81.
-
2薛现林.科学研究自由权利研究[J].河北法学,2004,22(9):79-84. 被引量:5
-
3程倩.道德存在的发现及对启蒙的呼唤[J].教学与研究,2004(9):13-19. 被引量:1
-
4杨立雄,邝小军.从功能主义到交换理论:科学奖励系统研究的范式转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2):44-46. 被引量:3
-
5谭文华.对基础研究传统界说的多视角质疑或重新理解——简析约翰·齐曼的基础研究观[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4):11-14. 被引量:3
-
6刘兵,侯强.科学传播中的议程设置[J].科技导报,2005,23(10):76-78. 被引量:8
-
7祝青山.自然科学:与境性和客观性的统一[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1):14-16. 被引量:1
-
8祝青山.拉卡托斯科学思想的文本解读[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9(1):30-33.
-
9王淑萍.福兮?祸兮?——试论商业利益介入科研领域可能带来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4):24-26.
-
10张小山.怎样看待社会学的科学身份?[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3):26-29. 被引量:2
-
1雅克·德里达,高方.荒诞的玩笑[J].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3(1):21-22.
-
2彭桂兵.少儿原创真人秀节目的伦理分析——以央视《最野假期》为例[J].中国电视,2016(7):75-78.
-
3周勇,林杏花.信息技术的伦理分析[J].兰州学刊,2000(3):17-19. 被引量:2
-
4刘慧静.关于灾难图片的伦理分析与探讨[J].今传媒,2010,18(8):151-153.
-
5胡新和.科学的批判品格与观念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02(1):23-26.
-
6胡化凯,勾文增.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对于自然科学的批判[J].科学文化评论,2004,1(5):12-29. 被引量:4
-
7董晔弘.在论文里挑谎言[J].科技新时代,2004(2):31-32.
-
8关洪.“索卡尔事件”和科学家的介入——科学家与反科学思潮的一场较量[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5):77-79. 被引量:3
-
9叶欣.传统媒体使用新媒体信息的新闻伦理分析[J].新闻传播,2015(11):8-8. 被引量:1
-
10倪永强.中国科学发展之路的人文关怀——“索卡尔事件”和科学发展观[J].中国研究生,2009(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