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李商隐诗歌的心灵性结构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李商隐诗歌的心灵性结构不同于以前的叙事性结构、描绘性结构、抒情性结构、涵括性结构和梦幻性结构,标志着诗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构思能力的重大突破,完成了唐诗由主要对外部世界的描写进而向心灵世界拓展的艺术转型。其诗歌的心灵性结构打通了人与世界的阻隔,建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审美关系,超越时空限制,重整现实秩序,展示了人对自由与无限的追求,为中国诗歌史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
作者
熊国华
机构地区
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李商隐
诗歌
心灵性结构
超越
自由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8,9页.
2
萧涤非 程千帆 马茂元 周汝昌 周振甫 霍松林撰写.《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61页.
3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1页.
共引文献
66
1
陈思和.
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续)[J]
.当代作家评论,2004(4):121-140.
被引量:3
2
王列生.
论文艺人类学的学科目标、知识边界及理论框架[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112-121.
被引量:3
3
刘晓春.
个人历史、底层意识与性别的叙事——《金德顺故事集》研究[J]
.民族文学研究,2002,20(2):60-65.
4
宋剑华.
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4):103-117.
被引量:21
5
王庆云.
“诗证香山”:唐诗意象与《红楼梦》几个书名的来源[J]
.红楼梦学刊,2002(2):242-251.
被引量:5
6
程爱民.
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J]
.外国文学,2000(5):67-74.
被引量:16
7
罗显克.
柏拉图灵感论再认识[J]
.外国文学研究,2001,23(1):18-24.
被引量:3
8
杨宏芹.
试论“恶魔性”与莱维屈恩的音乐创作──关于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研究[J]
.当代作家评论,2002(2):137-146.
被引量:10
9
胡志毅.
舞台、女性和“过渡仪式”──《舞台姐妹》的再读解[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2):57-59.
被引量:2
10
李春长.
延续与断裂——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关系初探[J]
.外国文学,2001(4):65-7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
1
刘丽平.
李商隐七律用典的结构方式探析[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6-39.
被引量:2
2
景红录.
玉溪诗与梦窗词的心灵化意象结构[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2):62-6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林阳华.
论《锦瑟》的“悲情”及艺术表现[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8):27-29.
1
陈蕾.
试论元结五言诗的叙事性结构与散文化句法[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6):107-108.
2
张同吾.
群星璀灿的天空——诗的意象(下)[J]
.写作(中),1994,0(8):13-15.
3
卞舟.
几个人,几本书[J]
.北方文学,2016,0(11):84-87.
4
蔡晓龄.
艺术转型与小说写作的新可能[J]
.西藏文学,2010(3):96-99.
5
崔琦.
从《水浒传》看中国古典小说的梦幻性及其它[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4):76-77.
6
杨蓥莹.
文字这个城(创作谈)[J]
.西湖,2011(7):47-48.
7
王磊光.
漂浮在暗夜的萤火虫——《水边的夏天》后记[J]
.青春,2007,0(5):65-65.
8
段平山.
从“叙述”到“描绘”——从语体风格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视角转换[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110-114.
9
汪大钧.
论《野草》的梦幻性和朦陇美[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8(3):63-68.
10
苗惠卿.
论汉大赋的描绘性特征[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6):75-77.
被引量:3
江汉论坛
200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