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学终结”论的中国解读
被引量:
7
A Review upon ‘the End of Literature’ as a View at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学终结”论在中国的形成 ,其蕴涵存在着价值论的迷失。电讯时代与文学终结论有着复杂关系。“文学终结”论实际上提供了一种“症候式阅读”的理想文本 ,细细解读 ,将有助于我们对当代中国文学生态进行更具深度的思想体察。
作者
罗宏
机构地区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文学终结”论
价值霸权
电讯时代
图像与文字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4
1
南帆.
四重奏:文学、革命、知识分子与大众[J]
.文学评论,2003(2):40-51.
被引量:41
2
曹顺庆,吴兴明.
正在消失的乌托邦——论美学视野的解体与文学理论的自主性[J]
.文学评论,2003(3):80-89.
被引量:31
3
彭亚非.
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J]
.文学评论,2003(5):30-39.
被引量:124
4
王元骧.
评我国新时期的“文艺本体论”研究[J]
.文学评论,2003(5):7-19.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范并思.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科学计量学分析[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3):88-97.
被引量:16
2
杜书瀛.
论人类本体论文艺美学[J]
.文艺理论研究,1989(3):14-24.
被引量:11
3
李少君.
由印度知识分子想到的[J]
.上海文学,2002(11):60-64.
被引量:1
4
南帆.
人文精神:背景和框架[J]
.读书,1996,0(7):11-19.
被引量:13
5
周宪.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J]
.电影艺术,2001(2):33-39.
被引量:106
6
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A]..《美学译文》(2)[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7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87年.第421-422、422页.
8
詹姆逊 胡亚敏等译.《文化转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9
波德里亚 刘成富 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10
阿多诺 王柯平译.《美学理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
共引文献
210
1
周冰.
网络小说叙事的图像化倾向[J]
.中国文学批评,2021(2):90-99.
被引量:6
2
石琪琪,何洁.
审美制度与文化表征:多重文化语境中的“珠郎娘美”[J]
.民族论坛,2020(3):106-112.
3
王金凤.
电子传媒时代中的文学[J]
.时代文学,2009(19):202-203.
4
申明秀.
寻找胡适式的“新眼镜”——“文学性”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J]
.文教资料,2008(8):13-15.
被引量:1
5
胡青宇.
论文字与文学[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0).
6
王金山.
"文艺理论学"科学性与价值取向刍议——兼与董学文先生商榷[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2(4):85-87.
7
孙志璞.
论电子图像时代文学的独特品味[J]
.长城,2012(6):200-201.
8
秦方.
用3D科技表现出全新类型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J]
.电影文学,2008(24):69-70.
9
苏红.
用3D科技表现出轻松、幽默的励志篇电影——《料理鼠王》[J]
.电影文学,2008(17):95-96.
10
裘文意.
第五代改编电影:新时期文学与电影现代性的共同表达——中国当代改编电影现代性解读之二[J]
.电影文学,2007(23):7-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2
1
余虹.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
.文艺研究,2002(6):15-24.
被引量:169
2
刘悦笛.
病树前头万木春——评“艺术终结论”和“艺术史终结论”[J]
.美术,2002(10):29-31.
被引量:3
3
朱国华.
艺术终结后的艺术可能[J]
.文艺争鸣,1999(4):41-48.
被引量:14
4
J·希利斯·米勒,王逢振.
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
.文学评论,1997(4):72-78.
被引量:67
5
毛峰.
论文学的死亡[J]
.文艺评论,1994(6):20-27.
被引量:1
6
陈志华.
文学的悖论性生存——试析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69-71.
被引量:1
7
曹桂生.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终结——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进行一次系统梳理[J]
.美术,2004(11):60-71.
被引量:11
8
李衍柱.
艺术的黄昏与黎明[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4):28-31.
被引量:9
9
赖大仁.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研究文学?——关于米勒近期的“文学研究”观念[J]
.文艺理论研究,2004(5):65-72.
被引量:4
10
苏琪.
艺术:人类永恒的精神需要[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4(4):79-8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7
1
邬春立,卞维娅.
生存还是死亡——质疑“文学终结论”兼“文学边缘论”[J]
.红河学院学报,2005,3(2):42-45.
被引量:1
2
罗宏.
文学本质追问与价值论观照[J]
.江苏社会科学,2005(5):161-165.
被引量:1
3
肖锦龙.
希利斯·米勒“文学终结论”的本义考辨[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4):15-20.
被引量:9
4
何建良.
艺术终结研究:现状与问题[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1):38-43.
被引量:3
5
孙艳秋.
中西语境下的“艺术终结”[J]
.思想战线,2009,35(4):106-109.
6
刘大先.
新媒体时代的多民族文学——从格萨尔王谈起[J]
.南方文坛,2012(1):62-67.
被引量:10
7
程牧原.
“文学终结”论的轰动与“新世纪文学”的命名[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2):54-56.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王艳.
跨媒介叙事——数字时代的《格萨尔》史诗[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2):178-187.
被引量:4
2
舒翔,赵勇.
“作者中心论”与“读者中心论”的中西碰撞——重访米勒与童庆炳的“文学终结论”之争[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4):278-289.
被引量:3
3
宁珊.
文学何去何从——读《文学死了吗》[J]
.消费导刊,2009,0(6):220-220.
4
何建良.
艺术终结研究:现状与问题[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1):38-43.
被引量:3
5
张晓飞.
文学是“真死”,还是“假死”?——在多媒体语境下重读希利斯·米勒的《文学死了吗》[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2):116-117.
6
沙家强.
记忆危机:“艺术终结”的一种预兆——兼论文学记忆研究的现实必要性[J]
.社会科学,2009(10):170-175.
被引量:3
7
党圣元.
本质抑或去本质、反本质——新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研究的两种思路论衡[J]
.文艺争鸣,2010(1):26-35.
被引量:14
8
郭全照.
艺术终结之谜——解读周计武的《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J]
.艺苑,2011(5):64-67.
9
苗田.
文学终结论争的存在论反思[J]
.社会科学,2011(11):183-192.
10
杜国景.
国家区域政治与少数民族作家的断代历史[J]
.民族文学研究,2014,32(1):19-30.
被引量:1
1
张未民.
《木兰诗》的“中国”解读[J]
.天涯,2012(1):14-17.
被引量:1
2
游路湘.
背着因袭的重担——论鲁迅小说潜藏的男权意识[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26-30.
被引量:3
3
罗宏.
神圣的解构——当代文化转型中的文学价值迷失问题[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59-62.
被引量:2
4
万晋红.
数字的文本化研究[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9):127-129.
5
孙科.
无尽虚空与死之花火——从松尾芭蕉的中国式误读浅谈现代性中的虚无绝望问题[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71-72.
6
王伟.
谈摄影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及创作构思的表现[J]
.作家,2011(2):26-27.
被引量:1
7
任思慧.
图像与文字的关系检视——从柏拉图的图文观出发[J]
.东南传播,2013(8):24-25.
被引量:1
8
梅园.
超文本与理想文本关系辨析[J]
.青年文学家,2009,0(17):68-69.
9
李红艳.
“奥氏”悲剧的中国解读——甬剧《安娣》对尤金·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的改编[J]
.戏剧文学,2015,0(9):57-61.
被引量:1
10
庄伟杰.
摄影文学:徜徉于图像与文字之间的边缘文体[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6):22-24.
学术研究
200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