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水法不溶性硫黄技术与产品的新水平
被引量:
12
Technology and product quality of water-type insoluble sulfur in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水法高温工艺重新进行探讨 ,试验内容包括原料、工艺、热稳定性及分散性。提出了产品熔点与热稳定性的一致性、实行多步稳定、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表征热稳定性等技术新概念。指出改性淬火介质、采用弱机械加工和寻求更有效的热稳定技术是水法工艺的发展方向。IS HS型和IS HD型新产品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和热稳定性 ,DSC曲线峰温有大幅提高。
作者
蒲启君
顾铭权
张建国
张水英
机构地区
上海京海化工有限公司
出处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25-630,共6页
China Rubber Industry
关键词
不溶性硫黄
水法工艺
热稳定性
分散性
差示扫描量热法
分类号
TQ330.385 [化学工程—橡胶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85
1
罗红妍.
不溶性硫磺的试验研究[J]
.梅山科技,2004(B12):38-41.
被引量:4
2
黄仁和,李廷希.
催化氧化H_2S生产不溶性硫磺的新工艺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4):101-104.
被引量:4
3
何秀琼,黄绍忠.
水溶性硫黄含量的示差光度分析测定法[J]
.橡胶工业,1993,40(1):40-41.
被引量:2
4
常宏岗.
不溶硫的生产和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4,25(7):24-26.
被引量:19
5
肖建斌,张军.
微胶囊化技术及其阻燃剂在橡胶中的应用[J]
.特种橡胶制品,2005,26(6):17-20.
被引量:4
6
施凯,陈秉铨,刘成岑.
不溶性硫生产新工艺的研究[J]
.化工学报,1996,47(2):254-258.
被引量:24
7
王奎涛,葛艳蕊,冯薇,袁中凯.
玫瑰香精微胶囊缓释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2005,35(6):368-370.
被引量:14
8
江碧清,邵永春,李娜.
不溶性硫磺生产工艺的研究[J]
.江苏化工,2005,33(6):28-31.
被引量:6
9
江碧清.
不溶性硫磺高温稳定性测定方法的研究[J]
.硫酸工业,2006(1):50-52.
被引量:5
10
李怀玉,陈英军.
我国不溶性硫黄生产现状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J]
.橡塑资源利用,2006(2):15-1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2
1
王勇,李刚,高明宝,白元峰.
橡胶添加剂不溶性硫的研究进展[J]
.弹性体,2006,16(6):51-55.
被引量:1
2
王柳英,邱祖民,邱俊明.
不溶性硫磺的研究进展[J]
.化工科技,2006,14(6):49-53.
被引量:33
3
李和平,岳敏.
不溶性硫黄的研究现状及微胶囊硫黄的研究构想[J]
.橡胶工业,2008,55(1):59-63.
被引量:11
4
王柳英,邱祖民,黄佳英,许妃娟.
不溶性硫磺热稳定性分析[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9,45(6):690-691.
被引量:5
5
欧旭东.
不溶性硫磺合成方法及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09,36(7):97-100.
被引量:15
6
冯俊婷.
不溶性硫磺总硫含量和热稳定性测定方法概述[J]
.硫酸工业,2011(3):20-22.
被引量:3
7
张颂,樊廷涛,张焱.
不溶性硫黄的评价方法及发展趋势[J]
.轮胎工业,2014,34(10):579-583.
被引量:6
8
罗娟.
低温熔融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生产工艺研究[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14,35(5):39-42.
被引量:7
9
杜孟成,王维民.
不溶性硫黄的发展现状及评价方法[J]
.橡胶工业,2015,62(5):312-317.
被引量:9
10
周宏斌,钱志强,丁元强,王宝金,张元洪.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不溶性硫黄的热稳定性[J]
.橡胶科技,2016,14(3):49-5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9
1
王丛丛,蒋秀燕.
金属离子对不溶性硫磺稳定性的影响[J]
.当代化工,2020(11):2439-2445.
被引量:1
2
李双文.
不溶性硫磺的研究和开发进展[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0(3):19-23.
被引量:5
3
张克娟,夏新兴,康勋.
四氢萘/甲苯混合溶剂中硫璜的溶解特性[J]
.现代化工,2011,31(S1):253-256.
被引量:1
4
欧阳福生,毕玉晓,李波,孙庆,翁惠新.
萃取剂分子结构对不溶性硫磺分离效果的影响[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4):482-486.
被引量:16
5
曾令志,黄其成,宋昕,王卫东.
不溶性硫磺的发展现状与市场分析[J]
.甘肃科技,2008,24(18):50-52.
被引量:7
6
欧旭东.
不溶性硫磺合成方法及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09,36(7):97-100.
被引量:15
7
汪家铭.
不溶性硫磺发展概况与市场前景[J]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09,25(4):26-29.
8
欧阳福生,高鹏,李波.
溶解度参数法在开发不溶性硫磺新型萃取剂中的应用[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1):25-30.
被引量:9
9
侯宝军,刘红研,汪树军,李晓辉,魏斌.
混合萃取剂对不溶性硫黄萃取效果及高温稳定性的影响[J]
.橡胶工业,2010,57(2):118-120.
被引量:3
10
欧阳福生,焦安喆,高鹏.
不溶性硫磺萃取剂的研究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11(2):30-33.
被引量:3
1
胡应喜,刘霞,尹掁晏,李艳云.
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六甲撑二胺的合成[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5,30(1):67-70.
2
王丁,程斌,王晓非,江民涛,黄朝.
聚苯硫醚树脂合成中定量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J]
.江西科学,2006,24(1):41-42.
被引量:4
3
胡应喜,刘霞,陈赤阳.
三甘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的合成与表征[J]
.河南化工,2004,23(1):14-16.
被引量:3
4
严淑芬.
替代ABS耐用品原料的高性能PLA[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16,28(2):28-28.
被引量:1
5
杜孟成,王维民,孙庆刚.
不溶性硫黄生产技术现状[J]
.橡胶科技,2013,11(6):13-17.
被引量:1
6
蒋伯康,金国华,王文伟.
用双氧水氧化法合成橡胶促进剂NOBS[J]
.上海化工,1998,23(22):34-35.
被引量:1
7
谢宏雷.
MPB5-HD型Pd/C催化剂在PTA装置的应用[J]
.聚酯工业,2006,19(3):36-39.
被引量:4
8
刘霞,胡应喜,陈赤阳,李维义.
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三甘醇酯的合成与表征[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3,16(2):33-35.
被引量:3
9
安阳.
新型HS氟橡胶[J]
.现代橡胶技术,2006,32(5):33-35.
10
柯长颢,杨小晨,何春,张英.
促进剂TBSI合成研究[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3,21(6):412-414.
被引量:2
橡胶工业
200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