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养成教育之标准看学校教育
被引量:
9
Cultivation Education's Standard and School Educ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养成教育的内涵包括知、情、意、行等方面。养成教育的标准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契合。学校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脱节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是应试教育而非养成教育。要走出学校教育困境,解决方法是在学校教育中推行养成教育,以知、情、意、行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标准。这需要确立养成教育理念、形成养成教育模式,同时,依靠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合力。
作者
魏莉莉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1-23,共3页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关键词
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8
参考文献
7
1
谭松贤.
养成教育初探[J]
.教育探索,2001(6):25-26.
被引量:14
2
卞保元,杨岳山.
试论中学生行为养成教育[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3(10M):37-38.
被引量:2
3
张迎春.
中国古代童蒙养成教育中的德育思想[J]
.晋阳学刊,2004(1):106-108.
被引量:6
4
范源清.
网络时代的养成教育[J]
.教书育人(高教版),2003,0(142):17-19.
被引量:2
5
戴卫义,卢松.
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养成教育[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1(2):32-34.
被引量:3
6
来永宝,蔡立雄.
养成教育透析[J]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1):94-96.
被引量:7
7
房华.
实施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J]
.泰安师专学报,2002,24(4):108-109.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列宁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290.
3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0.
4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4.
5
史健生.心理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84.
6
弗兰西斯·培根.论习惯.教育名言大全[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87.158.
7
达尔文.人类的由来.教育名言大全[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87.158.
8
-.朱子语类:卷13.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27.
9
苏霍姆林斯基 蔡汀(译).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31.
10
-.荀子·儒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22.
共引文献
28
1
曾燕波.
从养成教育看青少年的素质提升[J]
.当代青年研究,2004(5):12-17.
被引量:19
2
孙玉洁,卢清,潘淑锦.
略论学前儿童养成教育[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9(3):130-131.
3
苏全有,郝丽丽.
古代中国养成教育论略[J]
.当代青年研究,2008(7):19-24.
被引量:3
4
高联合.
论青少年养成教育中的“他律”和“自律”[J]
.青年探索,2009(1):40-42.
被引量:6
5
谢启文.
阳光家园中艾滋致孤儿童养成教育探析[J]
.社会工作,2009(14):28-31.
被引量:1
6
杨坤.
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及对策[J]
.今日科苑,2009(14):265-265.
被引量:5
7
杨坤.
注重养成教育,加强班级管理[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227-227.
被引量:1
8
田亚平,彭菁,黎雄豪,常昊.
在校大学生的环境素质调查与环境教育效果实证分析——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0(6):140-145.
被引量:8
9
闫立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成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69-71.
被引量:11
10
刘基,闫立超.
养成教育定义考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6):14-19.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41
1
刘建平.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养成教育探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0(3):121-123.
被引量:2
2
韦胜.
养成教育浅析[J]
.广西社会科学,1995(1):107-109.
被引量:5
3
闫玉.
略论养成教育的内涵及实施途径[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19(6):70-72.
被引量:7
4
杨雄.
养成教育与青少年发展[J]
.当代青年研究,2004(5):1-5.
被引量:22
5
孙抱弘.
人的理性提升与教育的责任——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人本”意蕴[J]
.当代青年研究,2004(5):6-11.
被引量:13
6
曾燕波.
从养成教育看青少年的素质提升[J]
.当代青年研究,2004(5):12-17.
被引量:19
7
徐浙宁.
微观的养成教育:个体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整合[J]
.当代青年研究,2004(5):18-20.
被引量:11
8
徐浙宁.
社会进步与养成教育——首届全国青少年养成教育论坛综述[J]
.当代青年研究,2004(6):13-18.
被引量:12
9
唐凯麟,刘铁芳.
价值启蒙与生活养成——开放社会中的德性养成教育[J]
.当代青年研究,2005(3):1-5.
被引量:9
10
赵群慧.
大学生养成教育途径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2):119-121.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9
1
宫国军,罗力莎.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着力点[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26(6):95-97.
被引量:3
2
王琦.
养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
.长治学院学报,2007,24(1):60-63.
被引量:14
3
胡江.
养成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实践与思考[J]
.时代教育,2008(5):94-94.
被引量:4
4
闫立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成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69-71.
被引量:11
5
刘基,闫立超.
养成教育定义考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6):14-19.
被引量:22
6
张蕾.
班主任如何对中职生进行养成教育[J]
.新校园(上旬刊),2013(11):93-93.
7
胡小伟,孙敬华.
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综述[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3):25-27.
被引量:8
8
蔡连玉,吴文婷.
儿童的国际化及其教育养成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4):14-18.
9
潘旭辉.
让幼儿文明习惯成自然[J]
.好家长,2019,0(3):9-10.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贾小晨.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养成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9,0(11):177-178.
2
曾新芳,杨帆,王梓漠,段世铭,滕晓明.
6S管理在大学生养成式教育中的研究及应用——以机械类专业为例[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3,40(4):29-32.
3
金文奖,许丹超.
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研究——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高校后勤研究,2020(4):75-77.
被引量:1
4
彭凤飞.
养成教育——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着力点[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218-219.
被引量:6
5
梁威.
大学生新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大家,2012(14):201-202.
被引量:1
6
任群.
养成教育在美术学科中渗透[J]
.成功,2013(1):110-110.
被引量:1
7
曾秀芳.
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及教育导向[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8):6-8.
被引量:2
8
苏燕.
对职业师范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教育研究,2010(1):84-86.
被引量:1
9
李智,童政权.
90后大学生低年级阶段养成教育探究[J]
.长治学院学报,2010,27(4):55-57.
被引量:5
10
钟根佐,张晓波.
独立学院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
.当代经济,2010,27(15):96-97.
被引量:6
1
王飞加.
高职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实践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3):59-61.
被引量:7
2
刘笑燕.
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因素探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1(2):132-135.
3
陈平水,吕书梅.
对当前基础教育困境的思考[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31-33.
4
曹小曼,钱俊元(旁批及点评).
生活不在别处[J]
.新语文学习(高中),2009(4):12-15.
5
林杉杉.
案例教学法在《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才智,2014,0(16):151-151.
被引量:1
6
周晓焱,李精华.
关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教育困境的思考[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5):44-48.
被引量:9
7
李三辉,胡海兰.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以黑龙江省嫩江县云龙村为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6):56-58.
8
李国庆.
为着沟通的社会实践[J]
.当代青年研究,1987(12):17-19.
9
谢丽丽.
“文字上移”趋势下农村学校自主空间营造——以西北地区G县P中学为例[J]
.西北民族研究,2015(4):94-98.
10
陈朝勇.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困境及破解思路[J]
.现代教育科学,2016(8):33-36.
被引量:1
当代青年研究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