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高校德育应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主体培养——对高校德育的一点思考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传统的高校德育重视“规范伦理”,忽视“德性伦理”;重视显性德育课程,忽视隐性德育课程;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的“内化”与“外化”。究其原因在于忽视对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
作者 陈华
出处 《理论月刊》 2003年第9期134-135,共2页 Theory Monthl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4

  • 1杨宏飞.也谈本能无意识与文化无意识——与李述一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88(6):76-77. 被引量:3
  • 2《中学教育》,1987年第3期.
  • 3《教育研究》,1987年第11期,第48页.
  • 4《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第1期,第46页.
  • 5《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第1期,第47页.
  • 6[日]岩桥文吉著,张举译.《世界一些国家道德教育的动向》,见《教育研究通讯》(北师大教科所),1986年第2期.
  • 7杨桦.《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途径简介》.
  • 8[美]J·M·索里等著,高觉敷等译.《教育心理学》,人教社,1982年版,第74页.
  • 9南京师大教育系编.《社会化研究资料》第一辑.
  • 10邱国棵编.《马卡连柯论青少年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第32,33页.

共引文献25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