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德育应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主体培养——对高校德育的一点思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的高校德育重视“规范伦理”,忽视“德性伦理”;重视显性德育课程,忽视隐性德育课程;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的“内化”与“外化”。究其原因在于忽视对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
作者
陈华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出处
《理论月刊》
2003年第9期134-135,共2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高校德育
道德主体意识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23.
2
.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班华.
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
.教育研究,1989,10(12):19-24.
被引量:94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杨宏飞.
也谈本能无意识与文化无意识——与李述一同志商榷[J]
.哲学研究,1988(6):76-77.
被引量:3
2
《中学教育》,1987年第3期.
3
《教育研究》,1987年第11期,第48页.
4
《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第1期,第46页.
5
《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第1期,第47页.
6
[日]岩桥文吉著,张举译.《世界一些国家道德教育的动向》,见《教育研究通讯》(北师大教科所),1986年第2期.
7
杨桦.《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途径简介》.
8
[美]J·M·索里等著,高觉敷等译.《教育心理学》,人教社,1982年版,第74页.
9
南京师大教育系编.《社会化研究资料》第一辑.
10
邱国棵编.《马卡连柯论青少年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第32,33页.
共引文献
256
1
王瑞香.
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演变[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1):9-11.
2
梁邦福.
古田会议与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1,16(3):11-14.
被引量:1
3
孙国梁,高军峰.
浅论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J]
.昌吉学院学报,2003(1):77-79.
被引量:1
4
徐可纯.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原因的再思考[J]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3):40-43.
5
董旗,陈绍友.
也论知识不能创造价值[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66-69.
6
陶红霞.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2(z1):17-19.
7
赵金康.
刘少奇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思之比较[J]
.史学月刊,2001(6):99-105.
8
钱双逢,冷树青.
列宁毛泽东人类社会系统跳跃转型思想的发展[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6):22-25.
9
杨华山.
关于中国现代化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5):74-79.
被引量:1
10
刘仓.
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性问题[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23(4):15-18.
1
孙秀林.
道德教育与道德主体意识的强化[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4(2):107-109.
被引量:1
2
张建宝.
儒学义利观对于当代青年道德教育的启发[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7):19-20.
3
张光华.
对“规范化”道德教育的质疑[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577-580.
4
杜水红.
激活情趣弘扬主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初中思品课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J]
.成才之路,2013(18):16-16.
5
路宏睿.
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J]
.学苑教育,2009(8):62-62.
6
宋萑.
教师专业伦理之辩证[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6):9-12.
被引量:15
7
丁思思.
技工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
.职业,2011(9):34-34.
8
安少华.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J]
.俪人(教师),2016,0(5):90-90.
被引量:1
9
注重实践环节 培养综合素质 丰富校园文化 营造和谐氛围[J]
.中国轻工教育,2007,10(1).
10
赵萱.
隐性教育在英国德育中的运用及其启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6):215-216.
被引量:5
理论月刊
200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