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个人历史性维度的书写——王安忆近期小说中的“个人”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的中国当代文学中,个人并没有取得自身的独立地位与价值.个人的价值仰仗历史意义与价值的播撒.因而,从根本上讲,个人只是历史的载体,作为生命意识存在的个人,并没有受到关注和……
作者
周新民
出处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5,共6页
关键词
王安忆
小说
个人价值
《叔叔的故事》
历史意义
《纪实和虚构》
《长恨歌》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6
1
王雪瑛.
生长的状态──论王安忆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J]
.当代作家评论,2001(2):44-49.
被引量:14
2
陈思和.
营造精神之塔——论王安忆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J]
.文学评论,1998(6):51-61.
被引量:85
3
魏德东.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J]
.世界宗教研究,1998(4):59-68.
被引量:7
4
刘再复.
论文学的主体性[J]
.文学评论,1985(6):11-26.
被引量:376
5
王安忆.
归去来兮[J]
.文艺研究,1985(1):75-76.
被引量:10
6
南帆.
城市的肖像─—读王安忆的《长恨歌》[J]
.小说评论,1998(1):66-73.
被引量:80
7
宋明炜.
《叔叔的故事》与小说的艺术[J]
.文艺争鸣,1999(5):60-69.
被引量:7
8
潘凯雄.
1993年长篇小说过眼录[J]
.当代作家评论,1994(1):19-30.
被引量:1
9
张颐武.
对“现代性”的追问——90年代文学的一个趋向[J]
.天津社会科学,1993(4):74-79.
被引量:11
10
李洁非.
王安忆的新神话——一个理论探讨[J]
.当代作家评论,1993(5):4-8.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9
1
王丽萍.
一座女性视域中的城市——读王安忆的《长恨歌》[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9):184-185.
被引量:1
2
马春花.
王安忆小说的代际意识与性别政治[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78-84.
3
陈贺兰.
被撕裂的浪漫——谈谈王安忆的《启蒙时代》[J]
.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9):31-32.
4
周琼.
重建精神之塔——论王安忆《叔叔的故事》[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9):17-18.
5
马春花,于安琪.
性别与家族历史书写——以王安忆《纪实与虚构》《伤心太平洋》为中心[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8(2):72-76.
6
胡一伟.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传统叙述模式[J]
.当代文坛,2019(1):81-87.
被引量:1
7
李轶男.
历史的断裂与叙事的弥合——王安忆《叔叔的故事》与90年代初知识分子叙事[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2(6):61-69.
8
洪治纲.
“九十年代文学”与主体意识的张扬[J]
.当代文坛,2022(3):64-71.
被引量:2
9
张露露,徐梅.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生命意识探赜——以《匿名》为中心[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9(2):84-9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方志红.
论古代叙事理论对当代叙事文学研究的借鉴意义[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49(4):78-82.
被引量:3
2
刘小波.
寻找每一个生命的“桃花源”——评残雪的《激情世界》兼论“残雪之谜”[J]
.当代作家评论,2023(4):156-162.
被引量:1
3
杨靖.
新生代女作家创作模式建构研究[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10):50-53.
4
黄年丰,霍银珍.
《长恨歌》中意象塑造的特点[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3,0(4):212-214.
被引量:1
1
王宏图.
超越于真实幻觉之外——兼论《纪实和虚构》、《务虚笔记》[J]
.当代作家评论,2001(6):17-23.
被引量:1
2
郝月梅.
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途径——王安忆与《纪实和虚构》[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1996,0(2):28-29.
被引量:1
3
高静宜.
奥斯丁笔下的父亲形象——以班纳特先生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5,0(1X):58-59.
4
杨笛.
论芥川龙之介与海明威的死亡意识[J]
.芒种(下半月),2014(6):46-47.
5
陈卫娟.
对女性孤独境遇的探寻——析王安忆的《流水三十章》、《纪实和虚构》、《长恨歌》[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1):139-141.
6
吴义勤.
反抗孤独:由敞开到重建——王安忆《纪实和虚构》解读[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35-42.
被引量:4
7
申彩红.
寻求自我认同的女勇士——汤亭亭《女勇士》与王安忆《纪实和虚构》之比较研究[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3):11-13.
8
王筱.
纪实还是虚构——《纪实和虚构》的元小说特征[J]
.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5):45-45.
9
张新颖.
坚硬的河岸流动的水——《纪实与虚构》与王安忆写作的理想[J]
.当代作家评论,1993(5):9-13.
被引量:10
10
王朝军.
王安忆长篇小说《天香》节选批读[J]
.科海故事博览,2011(22).
小说评论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