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4,共2页
Theory Journal
二级参考文献7
-
1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
2黄炎培.延安归来[A]..八十年来[C].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48-149.
-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94.
-
4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64.
-
5林喆.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3.
-
6世界资料丛刊·罗马克里同时期(上)[Z].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共引文献904
-
1王建芹,王钰.如何制约、谁来监督——规范基层微权力制度模式再思考[J].观察与思考,2021(4):53-62. 被引量:1
-
2宋娜.坚持正确价值取向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1):1-2.
-
3姚建军.毛泽东调动人民积极性思想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34-37.
-
4伍银峰.试论胡锦涛对邓小平荣辱观的坚持和发展[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17(1):8-11.
-
5刘斌.试论建构先进文化视阈中的传统文化[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50-53. 被引量:1
-
6宋一.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J].皖西学院学报,2007,23(6):32-34.
-
7彭焕才.大胆吸收与借鉴资本主义文化: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理论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11(3):95-99.
-
8伍安春.新时期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基本思路[J].求实,2006(z1):65-66.
-
9杨秋凤.论抗战时期党的廉政建设及其现实意义[J].求实,2006(z2):35-36.
-
10刘国和,万艳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党的建设[J].求实,2006(z2):44-45.
同被引文献50
-
1张大能.落实党员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J].理论探索,2004(4):29-31. 被引量:4
-
2王洁玲.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和对策[J].探求,2002(z1):51-52. 被引量:1
-
3胡伟.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1):1-11. 被引量:150
-
4周敬青.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的双向互动[J].党政论坛,2004(8):21-22. 被引量:2
-
5贾松青.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中国人才,2004(8):22-23. 被引量:1
-
6吴培基.发扬党内民主 改进党的作风[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12):8-9. 被引量:1
-
7艾国.党员的知情权与党内民主监督[J].理论导刊,2003(1):54-56. 被引量:3
-
8张怀海.论提高党内民主主体素质[J].理论研究,2004(8):45-47. 被引量:6
-
9许冬梅.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变看党内民主新趋势[J].科学社会主义,2004(4):51-53. 被引量:2
-
10冯清平,杨清明.发展党内民主简论[J].探索,2002(5):30-32. 被引量:1
-
1陈艳.国家利益、国家力量与国家关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11):47-49. 被引量:1
-
2张雪妲.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审判机关的关系[J].陕西检察,2004(4):77-77.
-
3陈兴良.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探讨[J].人民检察,1996(5):12-13. 被引量:2
-
4林少平.关于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探讨[J].政法论坛,1996,14(6):5-9.
-
5韦遥远.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4):77-77.
-
6苗佳瑛.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J].新视野,2004(4):37-39.
-
7王永禄,乔志华.刑事诉讼监督基本问题浅探[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3):118-124. 被引量:2
-
8魏建新.再论行政诉讼之司法变更权[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89-92. 被引量:1
-
9邵鸣利,柴华.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1):153-156. 被引量:1
-
10韩宝庆.论辩护权对裁判权的制约[J].净月学刊,2015(1):86-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