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废学救国到苦学救国——青年章士钊在日本和英国的留学经历及其思想转变
被引量:
1
From the abandoning of Study to Working Hard to Save the Country-Young Zhang Shi-zao's study experience in Japan and Engand and his changes of thought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0 5~ 1 91 1年章士钊曾有过一段在日本和英国留学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 ,章士钊的思想改变很大 ,由一个极端的革命论者转变为一个平和的调和论者 ,从主张废学救国转变为主张苦学救国。本文考察了章士钊赴日前及其在日、英的留学经历 ,详细地探索了章士钊这一时期的思想变化轨迹。
作者
郭华清
机构地区
广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1,共5页
Historical Research In Anhui
关键词
膏年章士钊
留学
思想转变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2
1
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J].东方杂志,1919,16.
2
章士钊:《疏〈黄帝魂〉》,《辛亥革命回忆录》(一),第265页,文史资料出版社1961年版。
3
《贺满洲人》,见罗家伦主编,中华民国史料丛编:《苏报案纪事》,第124-127页,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3。
4
冯自由:《上海国民日报与警钟报》,《革命逸史》(初集),第135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5
章士钊:《赵伯先事略》,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第31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6
章士钊.《疏(黄帝魂)》,《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第243页.
7
黄中黄:《沈荩》,《辛亥革命》(一),第28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8
章士钊.《书甲辰三暗杀案》[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C].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45页.
9
章士钊.《与杨怀中书》[J].甲寅,1926,1.
10
孤桐.《慨言》[J].甲寅,1925,1.
共引文献
21
1
郭华清.
从宪政到“业治”:章士钊政治思想及其转变[J]
.历史教学,2004(9):23-30.
被引量:2
2
张全之.
从虚无党小说的译介与创作看无政府主义对晚清小说的影响[J]
.明清小说研究,2005(3):136-147.
被引量:13
3
陈蕴茜.
合法性与“孙中山”政治象征符号的建构[J]
.江海学刊,2006(2):170-176.
被引量:17
4
郭华清.
论章士钊的调和史观[J]
.史学月刊,2007(6):13-18.
5
郑师渠.
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J]
.历史研究,2008(1):82-106.
被引量:17
6
王现杰.
“本位文化”派再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5-147.
7
郭华清.
五四时期章士钊的文化学理论——兼谈这一时期章士钊的历史观[J]
.安徽史学,2009(4):55-60.
8
陈忠纯.
论章士钊与《民立报》——兼议“二次革命”前同盟会党刊的调适与整合[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71-79.
被引量:1
9
袁立莉.
包容与拒斥——“东方文化派”伦理思想探究[J]
.求是学刊,2010,37(4):44-48.
10
邹小站.
杨毓麟与章士钊的纠纷及其余波[J]
.湖南社会科学,2011(4):206-212.
同被引文献
83
1
田梅英.
清末女子留日与近代女子解放[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1(1):27-32.
被引量:2
2
周一川.
清末留日学生中的女性[J]
.历史研究,1989(6):49-64.
被引量:28
3
王友平.
留日学生与五四运动[J]
.社会科学研究,1999(3):114-118.
被引量:2
4
尚小明.
清末资政院议政活动一瞥——留日出身议员对议场的控制[J]
.北京社会科学,1998(2):84-86.
被引量:7
5
张惠芝.
“五四” 爱国运动的先声——《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的成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128-130.
被引量:2
6
桑兵.
留日学生发端与甲午战后的中日关系[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5(4):25-29.
被引量:5
7
桑兵.
癸卯元旦留日学生排满演说史实考辨[J]
.学术研究,1984(3):73-77.
被引量:4
8
苏贵民.
辛亥革命前中国留日学生人数考正[J]
.社会科学战线,1981(4):105-108.
被引量:3
9
戴学稷.
清末留日热潮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4):3-16.
被引量:3
10
陈龄.
“创造社”成员的留日活动[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20(3):74-8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徐志民.
留日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述评[J]
.史学理论研究,2019(3):107-12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皮俊珺.
基础日语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J]
.课程.教材.教法,2022,42(5):103-110.
被引量:1
2
李炜.
政治经济形态与日本文学译介——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J]
.外语研究,2023,40(1):87-92.
3
徐志民,黄尊严.
知识流动与“日中亲善”——近代日本的中国留日学生教育策[J]
.河北学刊,2023,43(2):71-79.
被引量:1
1
王瑞芳,左玉河.
“化冲突而为调和”──40年代张东荪的中西文化观[J]
.安徽史学,1997(4):87-91.
被引量:1
2
于保政.
费孝通三游英伦[J]
.海内与海外,2009(11):11-14.
3
马清和,刘业超.
雷沛鸿的开放性、世界性眼光[J]
.广西地方志,2001(2):53-57.
4
陈省身.
我最美好的年华是在天津度过的[J]
.天津科技,2004,31(3):8-10.
5
郑师渠.
论杜亚泉与新文化运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44-51.
被引量:2
6
爱吃辣只是个人爱好[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6,0(7):4-4.
7
李杰.
雪城:我“插队”的这个“村”[J]
.成长,2006(11):49-50.
8
“孙中山”一名因章士钊而来[J]
.财会月刊,2013(5).
9
严慧.
日本留学新政全攻略[J]
.现代苏州,2009(20):96-97.
10
冻凤秋.
珞珈学子的留德历程[J]
.21世纪,2003(12):40-41.
安徽史学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