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知识产业化看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被引量:5
摘要
通过对美国知识产业化模式的研究,分析其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以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4
-
1唐宏力,李建,王一凌,潘燕玲.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讨[J].软科学,2003,17(4):33-35. 被引量:12
-
2杨怀珍,马海荣.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4):29-31. 被引量:4
-
3杨健安,陈卫.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的探讨[J].中国科技产业,2001(10):55-58. 被引量:8
-
4冯俊,程鑫.一种可供借鉴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0):39-43.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17
-
1赵蒙成.评发达国家大学科研与教学的分离趋势[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4):51-53. 被引量:7
-
2陈章波,万文君,王增民.引导产学研合作向深度发展的新探索[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3):38-41. 被引量:10
-
3喻金田.企业技术战略选择与科技成果转化[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3):42-44. 被引量:6
-
4蒋冬清,刘正铭.市场机制与高校科技开发[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3):45-49. 被引量:8
-
5王刚强.论买方市场条件下高校科研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1):16-18. 被引量:5
-
6刘强,孙友松,王明和,李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历程的思考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6(2):48-49. 被引量:2
-
7[2]郭晓川.合作技术创新: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理论和过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5.
-
8[3]J.T. Wallmark: "Measurement of Output from University Research: A Case Study ". IEEE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8. 1988.
-
9[4]Roberts. E.B. and Peters. D. H.: "Commercial Innovation from University Faculty ". Research Management. 3. 1982.
-
10KUADA John. Project Guide for Foreign Students.the University of Aalborg, 1999
共引文献36
-
1张晓利.内部审计人员配置模型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24):46-47.
-
2马锋,潘成利,冯锋.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科学院下属科研院所的调研分析[J].管理评论,2021,33(3):138-145. 被引量:16
-
3吴为进,彭列平,汪益民.研究生素质教育的特点、内容及途径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0):21-24. 被引量:8
-
4吴叔尉.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市场,2006(48):40-41.
-
5胡薇薇.加快完善制度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1):57-59. 被引量:1
-
6宋建.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初探[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21(4):85-88. 被引量:18
-
7曹健,芮国强,曹光龙.新形势下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6):122-125. 被引量:24
-
8王建波.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6):94-96. 被引量:6
-
9柴明勤.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版),2007(6):67-68.
-
10可成友.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2):53-5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44
-
1邓志峰,辛艳伟.促进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分析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137-138. 被引量:3
-
2郑晓燕,邢建欣.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4,25(5):205-206. 被引量:14
-
3于惊涛,武春友.美国校企合作案例及评价标准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5):89-96. 被引量:28
-
4吴承春.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345-347. 被引量:11
-
5王立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和保障体系[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4(4):8-9. 被引量:13
-
6王义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结症何在[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04(12):4-5. 被引量:8
-
7胡锦涛强调: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突出位置[J].中国科技产业,2005(1):6-7. 被引量:4
-
8常非,赵长禄,史天贵.美国高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策略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27-29. 被引量:12
-
9李斌,王文韬.破解“项目饥荒”[J].记者观察(上),2003(2):18-21. 被引量:1
-
10李玉清,许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4):128-131. 被引量:52
引证文献5
-
1李玉清,许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4):128-131. 被引量:52
-
2董美玲.中美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动因、方式、成效和环境的比较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4):113-121. 被引量:22
-
3徐楠,马艳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依赖[J].社会科学家,2013,28(6):130-132. 被引量:7
-
4孙腾飞,李梅芳.山东半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9):94-95.
-
5曹茜,周雯,魏东洋,段丽杰,洪曼.面向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基金研究及实践案例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23,49(4):1-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83
-
1郑绍江.艺术类院校科研体系构建中的协同创新机制探索[J].科教导刊,2022(27):65-67. 被引量:1
-
2李松,马瑛,陈前利.高等院校校企“共赢”合作模式分析--基于中国和美国比较[J].科教导刊,2014(1):3-4. 被引量:11
-
3夏桂华,曲蔷薇.基于区域性的高校科技成果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07(5):102-103.
-
4万文涛,黄运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敏捷性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5):64-67. 被引量:3
-
5王红柳.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07X):25-27. 被引量:11
-
6金雄,李玉兰.浅析延边地区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0(6):82-86.
-
7刘冬梅,刘彦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6):174-175. 被引量:13
-
8万晓玲,陈宏民,周军.上海高校专利转化率低下的瓶颈突破及对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7(4):77-82. 被引量:15
-
9万涛,魏洪雨.高校技术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09,22(9):10-11. 被引量:3
-
10王桂月,王树恩.基于灰关联度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识别[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0):214-216.
-
1全毅.美国知识经济崛起的奥秘与启示[J].开放潮,2000(1X):20-21.
-
2柏道成.高等学校与知识经济[J].华东经济管理,1999,13(6):104-104.
-
3张慧玲.知识经济──势不可挡的经济革命[J].今日科技,2001(5):31-33.
-
4黄春青.知识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J].图书馆论坛,1999,19(1):26-27. 被引量:13
-
5高宇华,刘磊.区域创新系统案例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0(66):35-48. 被引量:3
-
6梁保国,乐禄祉.论创业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20(6):21-24. 被引量:37
-
7<北京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研究>课题组.北京知识经济发展进程及分析[J].北京统计,2003(2):57-58.
-
8张金龙.掀起美国知识经济发展的盖头来[J].对外经贸实务,1998(7):36-38.
-
9陈敏.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J].教育现代化,2005(5):53-54.
-
10赵宝福,张耀辉.知识产业化对地区经济的影响[J].技术经济,1999,18(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