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高职衔接:戴着镣铐跳舞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经历了三个阶段,也存在着许多障碍。要真正实现中高职的衔接,就要树立以终身教育为教育学依据的教育观和以资源效益优化为经济学依据的办学观,以制度创新实现治标的政策衔接和以课程创新实现治本的内容衔接。
作者
徐健
机构地区
海安农业工程学校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04年第8期11-12,共2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体制衔接
课程内容
招生工作
发展思路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36
1
王玲,周志刚.
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01,22(25):15-17.
被引量:32
2
黄尧.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J]
.中国农村教育,2002(10):7-9.
被引量:8
3
杨建.
浅谈对口单招中的问题与对策[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5,19(1):91-92.
被引量:1
4
周兴龙.
完善对口单招考试模式的探讨[J]
.职教论坛,2005,21(08X):54-55.
被引量:9
5
高红梅.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10):6-7.
被引量:2
6
张家寰.
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1):37-39.
被引量:101
7
冯锦英,何娟.
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1):41-43.
被引量:4
8
李时雨,徐益.
开展单独招生试点 探索高职学生选拔新机制[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8):47-48.
被引量:15
9
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职业教育[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
10
蒋心亚.
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工作的对策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2007,9(5):145-14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3
1
袁丽英,蒋心亚.
多元入学:高职院校实施对口单招改革的必然趋势[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4):81-83.
被引量:8
2
戴桂荣.
以江苏省为例探索我国高职对口单招模式的改革[J]
.职教论坛,2010,26(3):18-22.
被引量:11
3
刘锦玉.
浅探中高职教育衔接发展的服装专业建设途径[J]
.美术大观,2010(10):168-169.
4
梁艺濒.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选拔机制初探[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7):68-69.
被引量:7
5
黄鑫,金盛.
关于国内中高职衔接研究之述评[J]
.职教论坛,2011,27(18):38-41.
被引量:39
6
高道友.
我国中高职衔接之战略意义及发展阶段解析[J]
.新余学院学报,2012,17(5):140-142.
被引量:3
7
申培轩,张花.
中、高职有效衔接: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应然选择[J]
.教育与职业,2013(6):51-53.
被引量:2
8
刘兵.
高职院校对口单招生的学业问题分析[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2):109-112.
被引量:4
9
梁莎.
从中职单招试点专业的教学工作谈中高职衔接[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3(11):145-146.
10
涂志平,孙明.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3,34(3):48-5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1
1
丁志强.
高职院校招生改革急需解决三大问题——以重庆市为例[J]
.成才之路,2009(13):86-87.
2
戴桂荣.
以江苏省为例探索我国高职对口单招模式的改革[J]
.职教论坛,2010,26(3):18-22.
被引量:11
3
赖星华.
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的类型与趋势[J]
.职教通讯,2011(13):68-72.
被引量:2
4
王琳.
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综述[J]
.成人教育,2012,32(4):62-63.
被引量:5
5
周建松.
审慎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2(5):76-78.
被引量:11
6
曹毅,蒋丽华,罗群.
试论中高职衔接专业结构模型的构建[J]
.职教论坛,2012,28(30):4-6.
被引量:33
7
罗小秋,孙鑫,辛香玲.
衔接重庆中高职教育 促进现代职教体系建立[J]
.机械职业教育,2013(3):6-8.
被引量:1
8
周芳,余家军.
系统论视阈下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研究[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4(2):37-40.
被引量:2
9
史继才,唐军.
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分析与对策——以航海类高职院校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2013(8):102-104.
被引量:1
10
王琳.
注册入学:拓宽中高职衔接的有效通道[J]
.教育观察,2013,2(1):32-37.
被引量:2
1
李玉珠.
关于中高职协调发展[J]
.职业教育研究,2011(8):63-63.
2
许燕萍.
中高职衔接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13,19(2X):1080-1081.
被引量:1
3
苏华,魏力.
终身教育视阈下中高职衔接论纲[J]
.职教通讯,2013(15):72-73.
被引量:2
4
王军魁.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调整与主导产业适应性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煤炭高等教育,2011,29(5):70-73.
被引量:3
5
张英,王东群.
中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内容衔接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35):47-49.
被引量:5
6
韩帅.
和孩子们一起戴着“镣铐”跳舞[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4,0(11):56-57.
7
小杜.
无罪的奥数为何被戴上了“镣铐”[J]
.科学之友,2005(6):40-41.
8
张防修.
抓好农村职教的治本工程[J]
.职教论坛,1996,12(3):19-19.
9
屠景乘.
21世纪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观[J]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2):39-39.
10
李芙蓉.
计算机类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探讨[J]
.读天下,2016,0(12):179-179.
职业教育研究
200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