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佛教心理治疗的信念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佛教“修因缘观”心理治疗与当代西方理情疗法的治疗理念十分相似。发掘佛教心理治疗的信念系统就是寻找一种中国通行的“合理信念”。业报法则和缘起理论是佛教信念系统的核心理论,对绝对化、概括化、糟糕透顶等心理疾病的思想根源有极强的对治作用。
作者
包华
机构地区
中国.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出处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02-203,240,共3页
关键词
佛教
信念系统
心理治疗
业报法则
缘起理论
理情疗法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R749.05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徐绍强.
论五位百法的思想底蕴[J]
.世界宗教研究,1999(4):105-112.
被引量:3
2
林安梧.
儒释道心性道德思想与意义治疗[J]
.道德与文明,2002(5):44-49.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2
1
单婷.
权力在你手中[J]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2(7):11-12.
2
包华.
无条件积极关注与菩萨精神[J]
.船山学刊,2005(3):197-199.
3
蔡海榕,杨廷忠,黄丽.
佛教文化化解中年知识分子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宗教学研究,2005(3):56-60.
被引量:2
4
蔡海榕,黄丽.
佛教文化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安顿[J]
.浙江学刊,2006(1):200-203.
被引量:3
5
罗兴伟,蔡太生.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及其儒学解读[J]
.医学与哲学(A),2009,30(8):32-33.
被引量:3
6
彭彦琴,胡红云.
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比较[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19-124.
被引量:3
7
程志华.
由“意义治疗”到“存有的治疗”——林安梧关于异化问题之崭新的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2):117-125.
被引量:2
8
黄传根.
回顾与展望:大陆学界“哲学咨询”研究述评[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41(11):118-124.
9
景满华.
认知理论视域中的唯识“五位百法”——以《大乘百法明门论》为中心[J]
.世界宗教文化,2020(6):126-133.
10
卢林鑫,陈燕琴,李吉芳,杨先银.
视障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调节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31(9):1400-1407.
被引量:8
1
郭群莉.
人生的价值在于进取[J]
.成才与就业,2009(10):46-48.
2
曾秋燕.
谈理情治疗在职校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0(3):5-7.
被引量:1
3
方立天.
佛教四缘说对生态建设的启示[J]
.佛教文化,2013(4):9-9.
4
李艺.
中职班主任负面情绪探析——基于理情行为疗法[J]
.祖国(建设版),2013(11):312-312.
5
杨荔薇.
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2):76-78.
被引量:11
6
黄国胜.
佛教心理治疗对强迫症的疗效观察[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316-317.
被引量:2
7
陈常燊.
维特根斯坦的河床——《论确实性》中的“哥白尼式革命”[J]
.世界哲学,2012(5):122-130.
被引量:1
8
段碧花.
一例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J]
.社会心理科学,2011,26(5):159-162.
被引量:2
9
杨荔薇.
佛教缘起理论与混沌理论的几点比较[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3):74-77.
10
张寒寺.
厄运症[J]
.青年博览,2016,0(13):10-11.
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