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表皮角化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表皮角化细胞体外培养已有近30年的历史,随着研究手段和实验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表皮角化细胞培养方法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有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滋养层细胞培养、无滋养层细胞培养到与生物支架材料的复合培养,有望通过少量表皮角化细胞经体外扩增来构建具有生命力的皮片用于临床。本文就表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方法和条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
王海燕
周曾同
机构地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出处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年第5期338-339,共2页
关键词
表皮角化细胞
细胞培养
生物材料
成纤维细胞
分类号
R329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6
1
[1]Rheinwald JG, Green H. Cell, 1975, 6 (3) :331-343
2
[2]薛庆善.体外培养的技术与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09-415
3
[3]Lam PK, Chan ES, To EW, et al. J Trauma-Injury Infect Critical Care, 1999, 47 (5):918-922
4
[4]Zhou Z, Zhou H, Shang Q, et al. Chin Med J (Engl),2001, 114 (7) :731-734
5
[5]Rea MA, Rice RH. Int J Cancer, 2001, 94 (5) :669-673
6
[6]Kremer M, Lang E, Berger A. Langenbecks Arch Surg,2001, 386 (5): 357-363
7
[7]Prignano F, Domenici L, Gerlini G, et al. Histol Histopathol,1999, 14 (3) :797-803
8
[8]Gosselin F, Magloire H, Joffre A, et al. Arch Oral Biol,1990, 35(Suppl):217S-221S
9
[10]Kremer M, Lang E, Berger A. Langenbecks Arch Surg,2001, 386 (5) :357-363
10
[11]Hildebrand HC, Hakkinen L, Wiebe CB, et al. Histol Histopathol, 2002, 17 (1) :151-163
同被引文献
2
1
李伟,伍津津,吴国选,朱堂友,鲁元刚.
人角质形成细胞库的建立[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1):987-989.
被引量:8
2
郭文平,赵阳,张亚楼.
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原代培养的因素[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255-725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邹剑,张长青,曾炳芳.
复合角化细胞人工皮肤的实验研究——小香猪角化细胞库的构建[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8,4(2):85-8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赵广建,赵耀.
人工皮肤替代物的材料种类及其特征[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9):5467-5470.
被引量:6
2
董亚洁,郝晓静,吴晋强,王荣,张鹏翔,王海东,赫晓燕.
基于绵羊角质形成细胞探究SHH通过Krox20调节IGFBP5的表达影响羊毛弯曲[J]
.畜牧兽医学报,2023,54(6):2365-2375.
被引量:2
1
黄俊琼,余妍,杜联锋,宋明英,肖美艳,孙万邦.
白细胞介素31在E.coli中的表达及活性鉴定[J]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7,30(4):452-455.
被引量:1
2
黄俊琼,孙万邦,谢宇锋,盛伟华,缪竞诚,杜联峰,杨吉成.
人IL-31的克隆表达及对表皮角化细胞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4):369-373.
被引量:10
3
周镜桂,谢思田,张明君,石伦刚,楚书立,张冰娜,李海红,唐世杰,杨旅军.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活性全层皮肤构建中的作用[J]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27(2):84-85.
被引量:5
4
韩红梅,樊景禹.
大鼠表皮角化细胞增殖活性的拓扑学特点[J]
.解剖学报,2002,33(1):62-67.
被引量:1
5
刘毅,广丰(摄影).
皮肤生物学的现代技术概述[J]
.中国化妆品(专业版),2007(2):93-95.
6
徐安健,谷俊朝.
刚地弓形虫蛋白质组研究进展[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10,37(4):245-247.
7
韩兵,陈伟,付小兵.
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的基因克隆和蛋白鉴定[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4):2629-2632.
被引量:5
8
陈伟,陆夕云,庄礼贤,王文.
皮肤表层微循环氧输运的数值研究[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21(6):481-492.
被引量:3
9
李铁军,郭金宪,王宜军,李东阳.
类杆菌噬菌体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93,16(5):226-228.
10
石冰,钱存荣,邝芳,李金清,陈绍宗,李望舟,李学拥.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中金属基质蛋白酶表达及分布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3):2482-2486.
被引量:17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