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油菜黔油17号适宜播种期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油菜黔油17号在遵义及与之生态相类似地区的适宜播期为9月3~10日。
作者
李德文
张太平
王军
魏忠芬
机构地区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贵州省农业厅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5期41-42,共2页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基金
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农社字(2002)1107号]
贵州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2004)9022]
贵州省农科院中试项目[黔农科合(中试)04005]
关键词
杂交油菜
黔油17号
播种期
产量表现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2
1
马育华.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5).165-254,307-310.
2
章文金.
油研七号不同播种期的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00,20(S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
1
宋建民,穆莉.
白僵蛹代替白僵蚕及其抗惊有效成分的测定[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2):10-11.
被引量:6
2
朱伟,王学德,华水金,张小全,蒋培东.
鸡脚叶标记的三系杂交棉光合特性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1):2211-2218.
被引量:14
3
杨华松,彭凤梅,杨彩珍,赵磊锋,赵素梅.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后代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种子,2002,21(3):52-5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4
1
罗义银.
不同栽种密度对油研七号产量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0,20(S1):36-67.
被引量:11
2
敖和军,周桂清,邹应斌.
杂交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
.作物研究,2004,18(3):171-172.
被引量:22
3
李超,黄泽素,戴继跃,陈静,王军,杨晓容,李德文,肖华贵,代文东,吴剑跷,陈国南.
杂交油菜黔油系列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示范[J]
.耕作与栽培,2004,24(5):62-64.
被引量:4
4
郑跃进,傅廷栋.
低芥酸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杂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1993,32(10):6-8.
被引量:6
5
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油菜角果的生长特性及其源库效应[J]
.江苏农业科学,1993,21(3):22-25.
被引量:14
6
翟琨,向东山.
贵州耕作土壤养分变化与施肥管理[J]
.贵州农业科学,2004,32(6):82-83.
被引量:8
7
王瑞,李加纳,谌利,唐章林.
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性状的通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325-326.
被引量:14
8
张太平,王军,魏忠芬,李德文.
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的选育[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4):91-92.
被引量:17
9
李德文,张太平,魏忠芬,王军.
种植密度对黔油17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5,25(2):15-16.
被引量:10
10
张宇文,张玉俊,王可珍,郭亚茹,赵志忠.
甘蓝型油菜生育后期叶片对产量的影响[J]
.中国油料,1996,18(1):42-43.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4
1
杨光,石剑飞,冷锁虎,左青松.
江苏中部地区迟直播油菜低产原因的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0(2):64-68.
被引量:7
2
李德文,张太平,魏忠芬,王军.
种植密度对黔油17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5,25(2):15-16.
被引量:10
3
李德文,张太平,魏忠芬,王军.
双低杂交油菜黔油17号高产施肥技术研究[J]
.种子,2006,25(3):49-51.
被引量:1
4
白桂萍,刘克钊,谭永强,尹羽丰,余华强,王汉中.
油菜高产群体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5(6):33-38.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李德文,张太平,魏忠芬,王军,李廷国,王达强.
杂交油菜黔油17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研究Ⅰ父母本不同间比对制种产量的影响[J]
.种子,2006,25(2):88-90.
被引量:5
2
李德文,张太平,魏忠芬,王军.
双低杂交油菜黔油17号高产施肥技术研究[J]
.种子,2006,25(3):49-51.
被引量:1
3
王俊花,樊敬前,邵林生,王瑞钢,程永钢,白玉林,郭瑞萍,闫建宾.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果穗性状·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1):8992-8993.
被引量:9
4
周贱根,况晨光,余伟,周铖勇,冯小玲.
不同施肥处理对优质杂交油菜产量及相关经济性状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33-35.
被引量:13
5
谢光辉,王晓玉,韩东倩,薛帅.
中国非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6(1):9-17.
被引量:91
6
杨勇,刘强,宋海星,官春云,荣湘民,彭建伟.
氮素水平和种植密度对油菜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62-66.
被引量:8
7
冯文豪,冯泽蔚,罗希榕,苏跃.
不同油菜品种在贵州高产创建项目中的表现及比较分析[J]
.种子,2012,31(11):89-91.
被引量:1
8
曾细华,曹开蔚,胡金和,骆赞磊,徐宝庆,王苏影,葛洪滨,黄海燕,邹旭,李苏明,胡文秀.
不同播期条件下早熟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2):44-46.
被引量:2
9
谭太龙,贺慧,官春云.
水稻套种直播油菜技术研究[J]
.作物研究,2014,28(1):43-46.
被引量:6
10
曾川,刘成家,徐洪志,黄涌,伊淑丽.
油菜株型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2):14-18.
被引量:25
1
李德文,张太平,魏忠芬,王军.
双低杂交油菜黔油17号高产施肥技术研究[J]
.种子,2006,25(3):49-51.
被引量:1
2
张太平,向明,王永生,周应有,袁仁书,熊楚国.
黔油17号系列研究专版: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7号的综合表现及生产应用前景分析[J]
.种子,2007,26(11):108-110.
被引量:1
3
刘静,张文秀,向明,李帮平,范前兴,张太平.
黔油17号超高产栽培示范及配套技术探讨[J]
.耕作与栽培,2007,27(4):63-63.
4
张太平,王军,魏忠芬,李德文.
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7号超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2007,26(11):111-112.
5
李德文,张太平,魏忠芬,王军,李廷国,王达强.
杂交油菜黔油17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研究Ⅰ父母本不同间比对制种产量的影响[J]
.种子,2006,25(2):88-90.
被引量:5
6
李德文,张太平,王军,魏忠芬.
杂交油菜黔油17号高产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2006,26(1):44-45.
被引量:7
7
张太平,王军,魏忠芬,李德文.
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的选育[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4):91-92.
被引量:17
8
李德文,张太平,魏忠芬,王军.
杂交油菜黔油17号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J]
.种子,2007,26(11):118-120.
9
魏忠芬,李德文,王军,张太平.
黔油17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回归数学模型分析[J]
.耕作与栽培,2005,25(6):15-16.
被引量:4
10
王怀胜.
杂交油菜黔油17号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高产超高产产量影响初探[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98-99.
耕作与栽培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