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6
-
1朱剑英,孙志峻,杨浩,乔兵,张晓峰,潘全科,周万坤.智能制造模式、技术及管理[J].数字制造科学,2004(1). 被引量:2
-
2吴贵生,徐建国,魏守华.试论区域科技发展中的十个关系[J].中国软科学,2004(6):96-102. 被引量:20
-
3魏庆,史伟光.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技术[J].科技潮,2004(7):46-47. 被引量:3
-
4唐云锋,李侠.论我国科技政策评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2004(4):106-110. 被引量:24
-
5柯萱.国际科技发展的若干新趋势[J].中国科技产业,2004(8):64-66. 被引量:3
-
6朱伯芳.我国应大力加强应用研究[J].科技导报,2004,22(8):1-1. 被引量:3
-
7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2004(13):6-8. 被引量:2
-
8朱剑英.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1,1(4):1-6. 被引量:7
-
9朱剑英.现代制造系统模式、建模方法及关键技术的新发展[J].机械工程学报,2000,36(8):1-5. 被引量:75
-
10朱剑英.机电工程科学前沿与发展的思考(1)[J].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1(1):1-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3
-
1陈新,胡朝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与管理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83-184. 被引量:2
-
2李辉.机械工程研究进展与展望[J].经济视野,2013(11).
-
3刘圣汉,赵保全.推进徐州制造业集群创新性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35):77-79.
-
4樊仕龙.机械创新设计优化系统[J].知识经济,2010(11):93-93. 被引量:3
-
5周宇.人性化的工艺管理[J].科技和产业,2011,11(4):60-61.
-
6孟祥辉.浅谈自动化机械制造[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67-167.
-
7邓玉勇,雷仲敏,叶焕民.青岛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变与对策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1):94-99.
-
8郭勤涛.机械工程研究生“有限元分析”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探讨[J].大学教育,2015(8):160-161. 被引量:3
-
9张正,叶伏秋,毕仁贵.机械工程学科服务于区域发展的途径[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2):60-63. 被引量:1
-
10钟玥.基于绿色制造的现代工业工程拓展方向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4):12-13.
-
1杜红英.高校图书馆编目人员的素质要求之我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4):141-141. 被引量:2
-
2隋千存.定题思维劳动——试论编辑与作者前期劳动思维特征的重合与差异(之二)[J].中国出版,1995(12):45-46.
-
3隋千存.选题思维劳动——试论编辑与作者前期劳动思维特征的重合与差异(之一)[J].中国出版,1995(11):42-43.
-
4周秀华.撰写护理科研论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J].解放军护理杂志,1996,13(2):61-62.
-
5徐冬溶.报纸版面布局的自动类比设计[J].计算机学报,1998,21(12):1066-1073. 被引量:5
-
6束维兵.档案分类标引错误探因[J].山西档案,1991,0(6):37-38.
-
7杨阳.关于版式设计岗位新人成长的思考[J].中国地市报人,2014(3):71-72.
-
8唱愫.对情报研究工作效益评价的讨论[J].图书与情报,1987(1):27-32.
-
9尹玉吉,石学军,杨爽.关于大学学报使命的理性反思[J].编辑之友,2015(5):43-47. 被引量:17
-
10林贴昭.谈谈校对工作[J].新疆新闻界,1993(6):3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