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子法和重量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比较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66m×100m麦田中,用SOLO25型深层中子测水仪测定了0—160cm各层土壤的含水量,并将测定结果与经典的重量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两种方法的结果近似,中子法误差小于重量法。中子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结果可靠,快速简便,适于田间应用。
作者
周凌云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核农学通报》
1993年第6期276-279,共4页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测定
中子法
重量法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2
1
陈志雄,Vauclin Michel.
封丘地区土壤水分平衡研究——Ⅰ.田间土壤湿度的空间变异[J]
.土壤学报,1989,26(4):309-315.
被引量:20
2
唐掌雄,胡江朝.中子法、电阻法、称重法测量土壤水分的比较[J]核农学通报,1987(0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雷志栋,水利学报,1985年,9期,10页
2
陈志雄,土壤学进展,1985年,1期,1页
共引文献
19
1
佟乌云,李绍良,贾树海,王芳玖,陈有君.
典型草原普通栗钙土土壤湿度空间变异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2(S1):98-102.
2
李亮亮,依艳丽,凌国鑫,王甦.
地统计学在土壤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应用[J]
.土壤通报,2005,36(2):265-268.
被引量:140
3
王红,刘高焕,宫鹏.
利用Cokriging提高估算土壤盐离子浓度分布的精度——以黄河三角洲为例[J]
.地理学报,2005,60(3):511-518.
被引量:23
4
王学锋,章衡.
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J]
.土壤,1995,27(2):85-89.
被引量:45
5
曹建生,张万军,刘昌明,韩淑敏.
太行山区坡地暂时饱和区形成机理及渗流补给特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5):14-20.
被引量:3
6
宋亚新,张发旺,荆恩春,韩占涛,陈立,沈辉,赵红梅.
农田大尺度土壤水空间变异试验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35(2):99-103.
被引量:6
7
朱红霞,陈效民,方堃,庾亮.
太湖地区土壤中氮和速效磷的空间变异[J]
.江苏农业学报,2008,24(6):839-842.
被引量:5
8
李芳松,雷晓云,周世军,陈大春,谢训园,潘婷.
南疆地区棉花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21(2):63-67.
被引量:5
9
申祥民,雷晓云,陈大春,李彦,陈坤.
不同布点方式的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研究[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0,33(4):363-368.
被引量:6
10
陈志雄,Vauclin Michel.
封丘地区土壤水分平衡研究 Ⅱ.中子探管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误差分析[J]
.土壤学报,1990,27(3):309-317.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53
1
彭士明,林家斌.
中子土壤水分仪田间测量与烘干法精度分析比较[J]
.地下水,2001,23(2):67-68.
被引量:7
2
李晓欣,胡春胜,Stephen J.Herbert.
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生长季硝态氮的淋失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3):83-85.
被引量:8
3
张立仁,乔娟.
γ射线透射法在滑坡模型土壤水分测量中的应用[J]
.人民长江,2012,43(21):45-48.
被引量:5
4
张虎元,张秋霞,李敏.
微波炉法测定遗址土含水率的可靠性研究[J]
.岩土力学,2012,33(S2):65-70.
被引量:15
5
马新岩,谢永利,杨晓华,屈战辉.
电阻率法用于膨胀土含水量变化深度范围测定[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5(12):83-85.
被引量:1
6
赵兴安.
中子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简介[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5,0(3):39-40.
被引量:4
7
王亚彬.
新型高周波纸张水分仪在包装行业的应用[J]
.印刷世界,2004,9(7):43-43.
被引量:1
8
张学礼,胡振琪,初士立.
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2005,36(1):118-123.
被引量:161
9
邓建才,陈效民,卢信,蒋新,张佳宝.
封丘地区主要土壤中硝态氮运移规律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1):128-133.
被引量:19
10
周凌云.
中子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几个问题[J]
.土壤,1993,25(2):104-10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陈本华,张佳宝,杨苑璋,赵春生.
LNW-50C型中子仪在红壤田间的标定[J]
.核农学通报,1995,16(4):178-184.
被引量:1
2
李晓鹏,张佳宝,刘金涛,朱安宁.
天然文岩渠流域土壤水分渗漏和氮素淋失模拟[J]
.环境科学,2009,30(3):864-869.
被引量:6
3
常丹,李旭,刘建坤,陈曦.
土体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进展及比较[J]
.工程勘察,2014,42(9):17-22.
被引量:24
4
杨旭杰,吴斯鹏,杨建萍,胡伟才.
多种类固态物料含水率检测方法综述[J]
.科技风,2020(26):115-1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陈本华.
土壤含水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J]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95(4):42-46.
2
林立,胡克林,李光德,王欢元.
高产粮区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季农田氮素损失途径分析[J]
.环境科学,2011,32(9):2617-2624.
被引量:8
3
李虎,邱建军,高春雨,王立刚.
基于DNDC模型的环渤海典型小流域农田氮素淋失潜力估算[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3):127-134.
被引量:10
4
高文强,邓燕,袁清超,马俊青.
天然文岩渠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J]
.人民黄河,2013(4):16-18.
5
张瑞国,罗强,蒋良潍,张良,张正.
土体含水率TDR测试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J]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6,35(5):16-19.
被引量:6
6
杜伟飞,沈云霞,刘争宏,于永堂,羊群芳.
SDG无核密度仪测定土的压实度标定试验研究[J]
.工程勘察,2016,44(7):5-10.
被引量:3
7
梁浩,胡克林,李保国,张源沛.
荒漠绿洲井灌农田砂质土壤氮素淋失规律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7):114-118.
被引量:2
8
王大龙,舒英格.
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7,36(2):61-65.
被引量:21
9
李艳阳,刘嘉新,王美琪.
基于WSN的森林土壤含水率在线监测系统[J]
.仪表技术,2017(7):20-22.
10
陈孟元.
土壤界限含水率自动检测系统设计研究[J]
.工程设计学报,2017,24(4):473-479.
被引量:1
1
周凌云.
中子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几个问题[J]
.土壤,1993,25(2):104-107.
被引量:5
2
郭洪飞,熊运章.
中子法测定旱地土壤水分中标定方法的改进[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1,19(1):39-42.
被引量:3
3
王贵彦,史秀捧,张建恒,梁卫理.
TDR法、中子法、重量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比较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23(3):23-26.
被引量:46
4
李银芳.
中子法在沙地水分动态测定中的应用[J]
.干旱区研究,1989,6(2):57-62.
被引量:4
5
郑治洪.
近红外光谱(NIRS)法与重量法测定油菜硫苷含量的比较[J]
.贵州农业科学,2003,31(1):42-43.
被引量:9
6
杨德志,李琳琳,杨武,李刚,岳春芳.
中子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分析[J]
.节水灌溉,2014(3):14-15.
被引量:8
7
吴海卿,杨传福,孟兆江,刘安能.
以肥调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物学机制研究[J]
.灌溉排水,1998,17(4):6-10.
被引量:41
8
雷少刚,卞正富.
探地雷达测定土壤含水率研究综述[J]
.土壤通报,2008,39(5):1179-1183.
被引量:22
9
叶进霞.
羊庄盆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J]
.山东国土资源,2015,31(7):33-35.
10
王改兰,段建南,李栓怀,张进峰.
砖窑沟流域旱地农田土壤水分平衡研究初报[J]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1989(1):149-154.
被引量:2
核农学通报
199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