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两课”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3
Problems Existing in Practical Chains of “the Two-Course” Teaching and Countermeasur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两课”教育教学要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 ,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尤其应该重视实践环节。要充分意识到“两课”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实践活动目的明确 ,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还要使实践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 ,方能使“两课”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取得实效。
作者
史美青
机构地区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出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9期118-119,共2页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Universities in Shanxi
关键词
“两课”教育
实践教学环节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7
1
赵丽华.
坚持以人为本 搞好“两课”教学[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4):42-45.
被引量:13
2
熊晓燕.
加强“两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4):133-134.
被引量:13
3
窦凌,金丽馥.
高校“两课”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6):76-77.
被引量:12
4
柳礼泉.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66-69.
被引量:131
5
张文喜,李春明.
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实施困境[J]
.教育与职业,2007(23):117-118.
被引量:7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
7
李湘健,陈晓猛.
关于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
.江苏高教,2008(6):84-85.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3
1
郭建民.
关注课堂实践教学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J]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4):116-117.
被引量:8
2
余京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困境及对策思考[J]
.滁州学院学报,2009,11(5):96-99.
被引量:9
3
崔海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绥化学院为例[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102-10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路子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与反思[J]
.经济研究导刊,2009(6):252-253.
被引量:19
2
王文波.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如何创设新的教学模式[J]
.价值工程,2010,29(16):199-200.
3
赵春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J]
.现代企业教育,2010(20):19-20.
被引量:2
4
玉素萍.
独立学院思政课时事评论实践环节的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1(32):159-161.
被引量:1
5
李立菊,滕培香,张萌,何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5(5):78-80.
被引量:2
6
王炳晨.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神州,2012(29):109-109.
7
毛远芳.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11):54-57.
被引量:10
8
欧勇芬.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10):109-112.
被引量:2
9
高伟丽.
对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以武汉东湖学院思政课部为例[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26(1):69-73.
被引量:3
10
李立菊,何冰,马丽丹.
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13(32):166-168.
被引量:3
1
王伟,程亮,高永格.
谈素质教育下的“两课”教学改革[J]
.教育与职业,2008(20):101-102.
被引量:1
2
高永格,王伟,吴海玲.
素质教育下的“两课”教学改革探讨[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102-103.
被引量:2
3
孙茂者.
关于“两课”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定位[J]
.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4(3):40-42.
4
杨霞.
与时俱进与高校“两课”教学创新的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2):63-64.
被引量:2
5
蒋军强,陈胜利.
信息时代高校“两课”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活力,2005(6):282-283.
6
何飞龙.
试论职业倦怠与“两课”教师的主体性[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3):17-19.
被引量:1
7
胡蓉.
构建以人为本的“两课”教育模式探析[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79-82.
被引量:1
8
胡龙华,盛晓明.
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两课”教育创新[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10.
9
潘文兴.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两课”教学中的重要性[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1):89-90.
被引量:2
10
于学东.
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58-60.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