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2001年第3期25-28,共4页
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同被引文献8
-
1王岳川.九十年代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批评[J].作家,1995,0(8):70-73. 被引量:4
-
2王宁.“后新时期”:一种理论描述[J].花城,1995,0(3):201-208. 被引量:13
-
3毛崇杰.解构的激情与“‘后’之后”——评《马克思的幽灵》[J].哲学研究,2000(5):25-32. 被引量:7
-
4雅克·德里达.《友爱政治学及其他》,胡继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543页;第450页;第559页;第538页;第539-541页;第497页;第501页;第527页;第527页;第523页;第526页;第504页;第506页;第509页;第516页;第515页;第498页;第463-464页.
-
5Fredric Jameson, Marx's Purloined Letter, in Michael Sprinker, Ghostly Demarcations:On Jacques Derrida's Spectres of Marx,p. 46.
-
6雅克·德里达 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
7(美)弗·杰姆逊(Jamseon,F.)著,唐小兵.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
8[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
1李永毅.德里达的政治学转向[J].国外理论动态,2004(11):31-34.
-
2高飞乐.后现代主义是左翼还是右翼?[J].国外社会科学,1994(8):52-56.
-
3王日华.从结构到解构:国际政治理论的演进[J].岭南学刊,2010(1):18-23.
-
4李云.异质性批判与世界幽灵化[J].学术探索,2014(7):1-5.
-
5哲学与文明[J].文明,2005(1):10-10.
-
6段吉方.“解构”的政治与马克思的“幽灵”——“后现代政治”视野中的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0-54.
-
7李林.从“解构主义”到“建构主义”[J].中国司法,2005(12):5-5.
-
8解构主义多元政治论研究[J].政治学研究,1998(3):85-92.
-
9张程锋.大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J].公安月刊,2002,0(11):4-6. 被引量:2
-
10廖维.女性的复兴——文艺复兴中妇女的处境[J].科学咨询,2009(3):4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