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86,共6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共引文献7
-
1姜广平.瞬间而永恒的极致演绎——毕飞宇《蛐蛐 蛐蛐》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3):38-42. 被引量:1
-
2何平.过渡时代的见证和守望——对汪政、晓华文学批评实践的一种描述[J].南方文坛,2001(5):9-13. 被引量:1
-
3吴淑燕.一粒米上刻华章——简论毕飞宇小说的叙事风格[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7(7):80-82.
-
4李新亮.论毕飞宇的小说美学[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66-70. 被引量:1
-
5刘钊.变量博弈·生长向度——2013年《人民文学》综述[J].当代文坛,2014(6):126-130. 被引量:1
-
6殷金金.浅析《哺乳期的女人》的意义形态[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8):25-26.
-
7王兆海.超临界流体压敏胶粘剂及其制备[J].粘接,2003,24(2):47-47.
同被引文献18
-
1丁帆.玄览精神史的蜕变过程——《成长如蜕》读后札记[J].当代文坛,1998(4):28-30. 被引量:3
-
2刘继明,李云雷.底层文学,或一种新的美学原则[J].上海文学,2008,0(2):74-81. 被引量:32
-
3吴义勤.新生代长篇小说论[J].文学评论,2004(5):58-65. 被引量:9
-
4徐兆淮.伴着文学大树一道成长──叶弥其人其文印象[J].当代作家评论,2002(3):138-140. 被引量:2
-
5刘新锁.生活像藏在棉花里的针——读叶弥的《猛虎》[J].当代作家评论,2005(2):140-143. 被引量:3
-
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96.
-
7金理.这些年,读叶弥[J].南方文坛,2013(4):95-104. 被引量:2
-
8徐勇.历史反思之后的个人主义与自我救赎——以《风流图卷》为中心看叶弥小说写作的倾向[J].扬子江(评论),2014(5):83-86. 被引量:4
-
9张永路.生活哲学:当代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趋向[J].社科纵横,2015,30(2):83-86. 被引量:1
-
10曾一果.市井风情里的“世俗人生”——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苏州书写”[J].文学评论,2015(2):136-14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6
-
1张蕙.理智与情感的审美关照——评叶弥小说《美哉少年》[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1(6):28-30. 被引量:1
-
2华全红,祖琴.被捉弄的女人——读叶弥的《钱币的正反两面》[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74-76.
-
3李姝铮.轻逸的困难叙事——叶弥小说的一种解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1):5-6. 被引量:1
-
4赵晓梅.苏州新生代作家叶弥笔下“小巷”人家的生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4(4):131-131.
-
5张涛.“世界是一张纸,轻轻一捅就破了”——叶弥小说读札[J].扬子江(评论),2019(5):79-83.
-
6刘永春.论叶弥《风流图卷》中的个体人格书写[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0(1):198-208.
-
1荆歌.胎记:怀旧的苏州[J].青年文学,2003,0(10):55-61.
-
2周忠强.陶渊明辞赋和散文艺术新探[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0(4):64-65.
-
3陶文瑜的诗[J].花城,2015,0(6):175-175.
-
4坚守心灵家园的陶渊明(之二)——《五柳先生传》评说[J].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09(10):49-51.
-
5王颖.物质丰饶,人心荒芜:叶弥笔下的寓言世界[J].小说界,2011(3):11-14. 被引量:2
-
6徐畅.陶器和陶文的起源[J].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11(1):18-20.
-
7黎江伟.顺风车[J].中国铁路文艺,2007,0(7):24-28.
-
8朱静儿.小葵叶儿[J].师范教育,2002,0(2):41-41.
-
9陈霖.苏州新一代小说家们[J].文艺争鸣,2005(1):115-118. 被引量:1
-
10曹澍.是谁让毕飞宇“躺枪”?[J].文学自由谈,2017(2):94-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