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西部人才流失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我国的人才流动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现象 ,致使西部地人才短缺现象日益严重。人力资源的流动 ,涉及到成本与收益分析以及对风险的权衡。政府应当为西部地区积极营造吸引人才的条件和环境 ,以此提高人才流入的预期收益和降低相应的流动成本。
作者
陈建新
机构地区
南京政治学院
出处
《兰州学刊》
2004年第5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人才流失
成本
收益
风险
环境
分类号
C912.8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8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陈惠雄.
人才流动中的知识定价与地区失衡[J]
.经济学家,2003(2):72-77.
被引量:9
2
吴惠敏.
中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新思路[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18(6):86-89.
被引量:1
3
申亚楠,郭春明.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7):17-19.
被引量:6
4
秦江萍,张文斌.
中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思考[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7-11.
被引量:6
5
曹阳.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制度发展的非均衡[J]
.经济学家,2001(4):67-71.
被引量:30
6
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思考[J]
.经济研究,2000,35(6):33-40.
被引量:8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陈惠雄.
生命成本与供需均衡——对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问题的思考[J]
.消费经济,1999,15(2):51-53.
被引量:7
2
周天勇,李春林.
论中国集中性城市化之必然[J]
.人口研究,1989,13(2):17-24.
被引量:6
3
R.科斯 A.阿尔钦 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
4
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
谷树忠 杜杰.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问题与方向.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统计年鉴(1998)[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6
[1]陈鹏.历史的跨越[N].人民日报,1999-03-23.
7
张五常.卖橘者言[M].香港:香港花千树出版社,2001.
8
黄有光,杨小凯.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9
张灿,谢思全,董利.
中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测度[J]
.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13-16.
被引量:18
10
姚洋,支兆华.
政府角色定位与企业改制的成败[J]
.经济研究,2000,35(1):3-10.
被引量:72
共引文献
128
1
张跃胜.
促进地区间分配的共同富裕[J]
.政治经济学研究,2021(3):38-45.
被引量:2
2
柳建文.
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问题研究的政治评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28(5):91-95.
3
周殿昆.
西部大开发的原则与思路[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3):21-24.
被引量:1
4
周殿昆.
西部大开发战略思路:资源禀赋及市场与政府作用[J]
.财经科学,2000(S2):68-77.
被引量:2
5
丁占良.
西北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3,17(2):32-35.
6
李银.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文化创新的思考[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66-71.
被引量:12
7
陆立军,张华兵.
东部企业“西进”对西部地区制度变迁的影响[J]
.开发研究,2004(5):1-3.
8
李具恒,李国平.
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的逻辑反思:文献综述[J]
.甘肃高师学报,2004,9(4):40-44.
9
赵峰.
低储蓄区域的经济发展[J]
.经济管理,2004,30(23):90-93.
被引量:3
10
刘新华.
西部中小企业融资与城域中小金融机构改革[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2):17-1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
1
曹雨平.
高校教师离职的成本收益分析[J]
.江苏高教,2006(5):150-150.
被引量:5
2
刘融斌.
中部地区地方高校教师流失对策探析[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41-44.
被引量:7
3
卢玲.
高校青年教师流失的原因及稳定教师队伍之我见[J]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22(3):41-4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杨守刚,张迪.
高校青年教师离职成本收益分析与稳定对策[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6):153-15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周华.
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离职原因及对策——以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校为例[J]
.河北职业教育,2020,4(2):98-101.
1
乌云齐齐格.
加拿大努力遏制人才流失[J]
.中国人才,2013(5):52-53.
2
紧缺人才培育精义——海外培训咨询专家沈乃山访谈[J]
.上海经济,2005(3):4-6.
3
张利锋,朱志成.
唐山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与思考[J]
.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7,5(4):22-24.
4
王鶄,饶洪军.
加强引智工作,促进高校人才培养[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9(5):13-15.
5
张茹.
我国人口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J]
.魅力中国,2009,0(27):189-189.
6
宋瑞华,林玳玳.
北京市昌平高科技园区人才流动问题研究[J]
.管理观察,2006(12):57-58.
7
王易.
四类人才严重短缺[J]
.专家工作通讯,2001(9):32-32.
8
张园.
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的培养与流失[J]
.煤矿现代化,2011,20(2):73-75.
被引量:1
9
白敏植.
人才外流的成因及对流出国的影响分析[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15-17.
被引量:1
10
朱海就,周颖.
劳动力流动中的外部性问题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00(3):45-49.
被引量:1
兰州学刊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