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解构批评的谱系——德里达、罗兰·巴特与保罗·德曼 被引量:3

On the Pedigree of Deconstructivist Criticism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解构主义对文学批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对意义的消解。消解意义是否意味着走向虚无主义?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到其原初的问题语境。在解构批评的谱系中,德里达、罗兰·巴特与保罗·德曼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代表人物。本文通过对这三位思想家的梳理和辨析,得出的认识是:解构批评对于意义的消解并非走向虚无主义,而是要通过意义的多元取向打破传统文本阐释中存在的意义崇拜。
作者 孟岗 张一冰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5-89,共5页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美)林赛·沃特斯(LindsayWaters)讲演,昂智慧.美学权威主义批判[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 2(法)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著,蒋梓骅.多义的记忆[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 3(美)雷内·韦勒克(ReneWellek)著,张金言.批评的概念[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 4(法)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著,赵兴国等.文学行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同被引文献15

  • 1韦遨宇.中国古典文论与法国后结构主义[J].国外文学,1991(2):198-209. 被引量:3
  • 2周颖.保罗·德曼:从主体性到修辞性[J].外国文学,2001(2):44-50. 被引量:9
  • 3[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德·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M].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4[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13.
  • 5[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 6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00.
  • 7[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后现代主义[M].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 8[美]丹尼尔·贝尔.文化:现代与后现代[C]//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 9[前苏联]巴赫金.生活话语与艺术话语[M]//巴赫金全集(第2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92.
  • 10[德]尧斯.走向接受美学[C]//金元浦,周宁(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