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标会”的危害及其治理
被引量:
5
Bringing Biaohui under Control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标会”这种古老的民间信用形式要“疏堵”并重,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正规金融,以满足各方的资金需要,另一方面对规模较大、影响较坏的“标会”给予打击,坚决遏制犯罪分子的诈骗活动。
作者
郭春松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金融系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14,共3页
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基金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研究中心课题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项目批准号为:02JAZJD790031。
关键词
民间信用
“标会”
融资渠道
地下金融
分类号
F832.39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陈泽尧.
“标会”问题不容忽视[J]
.福建金融,1996(4):37-39.
被引量:6
2
张文海.
关于标会的调查[J]
.中国改革,2001(12):36-38.
被引量:4
3
王枫斌.
“标会”风暴 江苏通州民间“标会”记者调查[J]
.社区,2002(8):4-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
1
何炜玮.
合会的法律定位[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5-8.
被引量:7
2
李庚寅,曾林阳.
民间金融组织——合会的变迁及其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2005(2):84-87.
被引量:6
3
罗建平.
论我国合会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8-63.
被引量:2
4
陈荣文.
合会风险的法律控制——以比较法为视角[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100-106.
被引量:14
5
黄永斌.
关于农村互助会的调查与分析——以福建惠安县和长乐市的调查为例[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24(2):98-100.
6
扈映,毛玉芬.
民间标会何以盛行不衰[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155-160.
被引量:4
7
郑启福.
民间合会纠纷司法裁判的差异及其消解[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305-308.
被引量:1
8
林复旺,马雨伟,郑立君.
民间标会机制法律问题研究[J]
.福建金融,2017(7):47-5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6
1
何炜玮.
合会的法律定位[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5-8.
被引量:7
2
徐畅.
“合会”述论[J]
.近代史研究,1998(2):196-213.
被引量:30
3
谢鸿飞.
论民事习惯在近现代民法中的地位[J]
.法学,1998(3):28-31.
被引量:27
4
雷文平.
试论台湾“合会”在两岸经贸交往中的作用[J]
.台湾研究,1995(4):47-52.
被引量:4
5
胡大展.
台湾民间合会的法律初探[J]
.东南学术,1995(1):60-66.
被引量:9
6
冯兴元.
宁波民间合会解密[J]
.经济月刊,2004(5):62-64.
被引量:7
7
郑彧.
从习惯到习惯法——从两起判例看我国民法习惯的法律适用[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14(4):88-92.
被引量:8
8
胡必亮.
村庄信任与标会[J]
.经济研究,2004,39(10):115-125.
被引量:81
9
谭岳奇.
民间法:法律的一种民间记忆[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5):51-56.
被引量:17
10
李援亚.
民间金融:风险分析和监管探索——从福安标会崩盘说起[J]
.统计与决策,2005,21(01S):105-106.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5
1
王琳.
试论我国习惯的地位及与国家法的关系——以“合会”为中心的考察[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1):13-18.
被引量:1
2
沈理明.
民间标会效应及规范民间标会运作的对策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4):29-31.
被引量:2
3
张兴国,杨洪涛.
从“标会”透视我国民间金融的生存空间[J]
.经济师,2008(1):65-66.
被引量:1
4
杨德全,黄冰.
关于对泉州闽南标会的初探[J]
.科技致富向导,2011(23):64-64.
5
林复旺,马雨伟,郑立君.
民间标会机制法律问题研究[J]
.福建金融,2017(7):47-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林宁烨.
民间互助会刑事案件定罪问题的实证分析[J]
.东南司法评论,2019,0(1):152-161.
被引量:1
2
张晓萍.
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7年)[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12.
被引量:5
3
张翔,邹传伟.
信息隐瞒、信息甄别和标会会案——以春风镇标会会案为例[J]
.金融研究,2009(12):109-126.
被引量:13
4
潘程晨,俞立平.
浙江民间标会的现状、特征及风险控制探究——基于温岭五个标会点的调查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2):11-15.
被引量:6
5
高银宝,谭少华,曾献君.
闽南农村非正规经济的特征、机制及效应——对龙海市某村民间标会点的实证[J]
.地方财政研究,2017(10):75-83.
1
刘少波.
我国目前的民间信用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1):8-19.
被引量:16
2
朱宇.
疏堵并行顺应网贷新形势[J]
.商业周刊(中文版),2016,0(19):8-9.
3
葛志兵.
“疏堵并行”打好“三张牌”[J]
.中国社会保障,2005(12):45-46.
4
李新月,刘君阳.
探析民间借贷[J]
.经济师,2003(2):250-250.
被引量:11
5
王晓英.
探析县级政府采购工作中问题的“症结”与“疏堵”[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11):57-57.
6
李振中,叶明.
民间信用的性质和应采取的政策[J]
.浙江金融,1984,0(7):8-10.
7
人民银行北海市中心支行调查组.
对北海市民间信用状况的调查[J]
.广西金融研究,2002(9):44-46.
被引量:1
8
肖许华.
从一个山区贷差县变存差县说起[J]
.福建金融,1995(11):11-12.
9
赵冰.
打击“地下保单”须疏堵并重[J]
.金融信息参考,2004(4):37-37.
10
任启哲,仪明金.
引导我国民间借贷走向健康发展的策略[J]
.经济研究参考,2013(12):19-20.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