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业即将生产长寿命空间致冷系统
出处
《红外》
CAS
1993年第1期24-27,共4页
Infrared
-
1成中.斯特林循环蓄冷器的理论分析与性能研究[J].低温工程,1992(5):55-64.
-
2徐莉,姚义强.未来的家用冰箱[J].电子工程,1995(4):68-70.
-
3李继坤.斯特林制冷机的制冷率与制冷系数的关系[J].真空与低温,1994,13(2):90-94. 被引量:1
-
4Kaus.,SC,古觉登.吸收式致冷系统采用醇:盐混合物的可行性研究[J].能源季刊,1992(2):50-59.
-
5王承义,解奉生.热泵概况与前景[J].河北机电学院学报,1991,8(4):78-82.
-
6沈韧虎.电磁驱动的微型斯特林循环低温制冷机及其动力学分析[J].低温与特气,1992,10(2):16-20. 被引量:1
-
7美开发干燥剂致冷系统——可望用普通水代替氟里昂[J].冷藏技术,1993,16(4):53-53.
-
8鄂青,沈秋婉,陈秋霞.热声制冷机[J].真空与低温,2009,15(2):117-120. 被引量:6
-
9吕萍,段理华,姜彩玲.新型制冷循环的理论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34(1):27-29.
-
10王焱,许春锁,镇松林,王殿云.分置式斯特林循环制冷机实验研究[J].低温与超导,1991,19(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