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9-319,共1页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同被引文献6
-
1陈繁忠,丁爱中,傅家谟,盛国英.影响光合细菌净水效果的因素[J].科学通报,2000,45(S1):2797-2801. 被引量:7
-
2徐亚同,史家樑,袁磊.上澳塘水体生物修复试验[J].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0):480-484. 被引量:86
-
3贾一非,袁涛,马映东.狐尾藻对园林水景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6):250-254. 被引量:16
-
4白晓慧,杨万东,陈华林,陈英旭.城市内河沉积物对水体污染修复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2,22(5):562-565. 被引量:51
-
5邹平,江霜英,高廷耀.城市景观水的处理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2):24-25. 被引量:66
-
6黄勇华.污染河涌生态恢复的可行性方法[J].污染防治技术,2003,16(2):31-3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2
-
1盛彦清,陈繁忠,秦向春,徐文新,盛国英,傅家谟.城市污染水体生物修复研究[J].地球化学,2005,34(6):643-649. 被引量:14
-
2李先瑞,杨国建,洪波,宋佳瑞,阎起明.狐尾藻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效果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40(11):189-19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6
-
1王蓉.人工湿地在河涌生态修复中的发展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9(3):122-124. 被引量:1
-
2莫灼均,宁寻安,梁建祺.城市河涌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8,27(2):102-105. 被引量:14
-
3吴光前,刘倩灵,周培国,张文妍,许榕.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净化黑臭水体和底泥技术[J].水处理技术,2008,34(6):26-29. 被引量:43
-
4刘志刚,岳峥,马东兵.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12):25-28. 被引量:8
-
5苏冬艳,崔俊华,晁聪,张建辉,王培宁.污染河流治理与修复技术现状及展望[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4):56-60. 被引量:4
-
6李正魁,张晓姣,杨竹攸,石鲁娜,王月明,冯露露,吕溢修.基于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的镇江金山湖生态工程效果研究[J].环境科学,2009,30(6):1626-1631. 被引量:6
-
7王如刚,唐景春,王敏.排污河道原位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B03):278-284. 被引量:3
-
8宋华兵.微氧河涌BOD-DO水质模型[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0):180-182. 被引量:2
-
9陈尚智,胡勇有.枯草芽孢杆菌对微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J].环境科学学报,2011,31(8):1594-1601. 被引量:33
-
10邓奕球.探讨城市污染河流的治理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2(6):331-331.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