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4年第5期410-411,共2页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同被引文献31
-
1张雁灵.充分发挥军医大学优势 支援西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9):701-702. 被引量:6
-
2陈兴华.科学组织 着眼长远 确保对口支援工作高质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5):403-404. 被引量:3
-
3吴复元,时利民.加大帮带技术含量 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工作[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5):407-408. 被引量:5
-
4张卫兵.突出人才技术帮带 全面开展对口支援[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5):408-409. 被引量:9
-
5李素芝,郭灵常,王英凯,李吉文.扎实履行帮带职责 扩大对口支援范围[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5):411-412. 被引量:1
-
6王宏,罗军,李文斌.技术与管理帮带并重 全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5):412-413. 被引量:1
-
7刘福祥,马中立,季一鑫.坚持求真务实 提高帮带成效[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5):414-415. 被引量:2
-
8季之欣,陈晓红.发挥技术人才优势 确保对口支援工作落到实处[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5):418-419. 被引量:1
-
9吕占秀,倪衡金,赵晶明,段志辉.强化三个意识 拓展专科医院对口支援功能[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5):419-420. 被引量:3
-
10阳林俊,王巍.做好西部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体会[J].中国新医药,2003,2(12):112-1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
-
1肖政,汪成琼,廖蓉蓉,王飞,徐冬尽,赵静,苟强,余昌胤,舒涛,毕路佳.我国医疗支援县级医院的机制及策略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36):4974-497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7
-
1张翔,王洁,韩星,王蕾,谢云.农村卫生机构连续性互动机制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7,30(12):54-57. 被引量:2
-
2吴香芝,阿英嘎,王建军,朱晓惠,王苑苑.我国国内体育援助长效机制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9):1-6. 被引量:1
-
3杨鑫.三级医院护理对口支援对县级医院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0,33(3):137-139. 被引量:2
-
4李栋,韩博棽,王欢.综合医院医疗对口支援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天津某三甲综合医院为例[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2):55-57. 被引量:4
-
5王瑞涛,李栋,李颖,郭颖婕,韩博棽.天津市综合性三甲医院对口帮扶甘肃省贫困地区医院的经验与启示[J].现代医院,2021,21(2):172-174. 被引量:3
-
6刘艳红,刘宁,谢犇犇,刘同亭,李宁,李乃义.军队医院对口帮扶新疆贫困县医院帮扶工作成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21,38(6):572-576.
-
7李礼安,杨洁,曾晓静,陈江,徐纯聪,刘秋生,肖菲喆,张武军.公立医院精准帮扶的实施与成效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14):1902-1907. 被引量:3
-
1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8).
-
2阳林俊,王巍.做好西部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体会[J].中国新医药,2003,2(12):112-113. 被引量:1
-
3潘瑾连.罗城县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2,8(1):59-59.
-
4潘瑾连.1999年罗城县中秋月饼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1,10(S1):93-94.
-
5覃榆媛.仫佬族特色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对策研究——以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为例[J].财讯,2016,0(10):115-116.
-
6龚健古,徐林,李松峰,邓琼英,周丽宁,龚继春,玉洪荣,刘鹏,蓝玲.广西罗城仫佬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解剖学杂志,2017,40(1):86-89. 被引量:3
-
7梁太花.广西罗城县5岁以下儿童死因调查(附1046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1):158-158.
-
8黄荣娟,韦福巍.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养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16,36(3):59-64.
-
9农桃锦,王金叶,江璐.罗城县城镇居民对县域旅游发展的感知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3,18(3):35-38.
-
10韦逢亨,姚尧.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仫佬族民俗旅游开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