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互性角度看网络对宏观社会效果理论的挑战
被引量:2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56,共2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共引文献41
-
1夏倩茹,江昀.责任高于自由——探讨网络时代的言论话语权问题[J].科技风,2010(24). 被引量:1
-
2王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中大众媒体使用情况调查[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3(3):29-31. 被引量:1
-
3魏宏.第四媒体崛起与本土文化保护[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26(3):130-132.
-
4王泽羽,杨玲.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来自传播学视角的全新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7):113-115. 被引量:31
-
5贺鲜艳,李军林.优化网络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19(3):129-130.
-
6余利花.试论互联网中的“沉默的螺旋”[J].当代传播,2005(4):82-84. 被引量:12
-
7郭初,谢良.网络新闻评论疏导探究——兼及新华网网络评论发展对策[J].新闻战线,2005(7):74-77. 被引量:5
-
8张治中.言论越轨模式在虚拟世界中的颠覆与重建[J].新闻界,2005(5):73-74. 被引量:4
-
9个人监听系统Hear Back[J].音响技术,2006(9):12-12.
-
10叶皓.试论公共行政中的媒体应对[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3(5):116-12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3
-
1任荣政,肖元春.科技期刊开拓数字出版市场的基本策略与原则[J].编辑学报,2010,22(5):392-394. 被引量:11
-
2王淑华.如何利用中国期刊网审稿[J].编辑学报,2001,13(4):225-226. 被引量:38
-
3邓君奇,余心杰,项利国,何勇.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科技期刊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5):515-517. 被引量:7
-
1王再兴.社区档案收集工作刍议[J].黑龙江档案,2011(2):64-64.
-
2王朝,李海杰.网络体育新闻的交互性特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103-103. 被引量:2
-
3王郡华.论读者在公共图书馆中的法律地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8(17):83-85.
-
4王烨.浅析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之趋势[J].当代电视,2004(12):42-43. 被引量:8
-
5孙鹏.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发展[J].记者摇篮,2010(6):35-35. 被引量:1
-
6书目[J].中外书摘,2017,0(5):116-116.
-
7苗玉辉,曾晓红.“子弹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1,27(3):31-32. 被引量:1
-
8黎晓明.参与式教学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基于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2(8):43-44. 被引量:5
-
9徐鸿.结合传播学效果理论,浅谈高校思想教育的方法与手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7):40-41.
-
10曾莹.经典“知沟”假设及其补充简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S1):25-2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