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型世言》再探
被引量:
1
A Further Exploration into Xingshiya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型世言》的重新面世 ,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研究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它的作者、素材来源和形式体制等方面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
吉玉萍
机构地区
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7-50,共4页
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关键词
《型世言》
话本小说
白话小说
研究史
素材来源
宋元
创作
重大
取材
作者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陈辽.《型世言》研究三题[J].杭州大学学报,1994,(3).
2
张安峰.
《型世言》素材来源(三)[J]
.明清小说研究,1998(3):187-197.
被引量:7
3
[4]缪永禾.冯梦龙和三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
刘兴汉.
《型世言》与“三言”的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1997(4):120-127.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陈辽.《型世言》研究三题[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1).
共引文献
16
1
吉玉萍.
奇葩竞放 各有千秋——“三言二拍”与“一型”情节结构之比较[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7):43-46.
2
胡莲玉.
《型世言》研究述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371-374.
3
胡莲玉.
晚明拟话本小说创作的思想文化背景考论——以《型世言》为中心[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2):57-62.
被引量:3
4
李奕,吴建国.
《型世言》的价值取向和叙事模式[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135-140.
被引量:1
5
段军.
论“史传叙事模式”对“三言”叙事的影响[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6-9.
6
吴顺.
从《型世言》看晚明民间宗教[J]
.文教资料,2009(5):23-26.
7
徐虹.
风云变幻铸书魂——《型世言》对晚明重大事件的反映[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4):50-54.
8
王昕.
从拟话本编创方式论李渔“无声戏”说的价值和意义[J]
.文艺研究,2010(7):54-61.
被引量:2
9
房厚信.
《智囊》成书缘起、性质及其文学价值[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4-79.
被引量:1
10
杨正超.
《型世言》中“来”字的一种特殊用法[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25(4):113-1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胡莲玉.
世态百相 杂陈毕具——《型世言》与明代社会生活[J]
.明清小说研究,2003(4):12-24.
被引量:6
2
李奕,吴建国.
《型世言》的价值取向和叙事模式[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135-140.
被引量:1
3
明·陆人龙著.朴在渊校注.型世言[M].春川:韩国江原大学出版部,1993: 247-248、248、247、248、248-249、249、250、 250、 253、 247、 247、 248、 253、 253、 253、 254、 252、253、251.
4
雷庆锐.晚明文人思想探析:《型世言》评点与陆云龙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引证文献
1
1
郑恩玉.
《型世言》第二十五回背景设定的特殊意义[J]
.理论界,2013(3):146-148.
1
张勇耀.
再谈文学与历史的关系[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6(4):144-144.
2
靳大经.
浅谈戏曲与传说[J]
.戏剧文学,1997(2):8-10.
3
文俊沣.
论“三言二拍”的叙事艺术[J]
.文学界(理论版),2012(12):68-69.
4
顾克勇.
论《型世言》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世小说的影响[J]
.昆明学院学报,2009,31(1):46-51.
5
刘洪强.
《型世言》素材来源五则考——兼论徐渭杀妻与徐行杀妻[J]
.济宁学院学报,2013,34(4):14-17.
6
刘尊明.
唐宋词“第一调”中“第一人”——论苏轼《浣溪沙》的创作成就[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176-182.
被引量:9
7
李均,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3):52-52.
8
江南.
在书房里挂一个大天平[J]
.知识窗(教师版),2013(5):48-48.
9
赵继宁.
《史记》标点研究史简论[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5):32-34.
被引量:2
10
李见心.
桃花的理由——《我爱桃花》创作谈[J]
.扬子江(诗刊),2008,0(1):17-19.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