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4年第9期16-16,共1页
Chinese Rural Health Service Administration
同被引文献24
-
1叶宜德,张朝阳,胡善联,罗珏,汪和平.新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4-6. 被引量:14
-
2吴学明.宁国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4,24(3):7-9. 被引量:4
-
3李英,刘进,李兰芝.关于我省农村卫生人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4):43-43. 被引量:3
-
4湛忠清.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因素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5,22(4):21-23. 被引量:29
-
5高梦滔,高广颖,刘可.从需求角度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效果——云南省3个试点县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5):9-12. 被引量:44
-
6袁兆康,方丽霖,周小军,万红,肖云昌,周秋生,程红亮,张金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5):11-14. 被引量:39
-
7忽以阳,钱跃华.安徽省歙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8):19-20. 被引量:3
-
8翟景峰.新乡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状况探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8):21-22. 被引量:3
-
9吴仪副总理在2005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10):3-3. 被引量:1
-
10李晓梅,董留华,喻箴,张敏,罗家洪,何利平.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卫生服务公平性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1):13-1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8
-
1鲁礼琼,李丹,欧阳玉燕.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护理研究(下半月),2005,19(1):126-127. 被引量:4
-
2袁兆康,周小军,方丽霖,万红,肖云昌,周秋生,程红亮,张金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农民对其认知的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5):3-6. 被引量:13
-
3孙宏亮,王东红,刘春明,姚祥宇.试论金州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模式[J].医学与哲学(A),2006,27(2):37-38. 被引量:2
-
4李晓梅,董留华,毛炳亮,孙培刚,罗家洪,何利平.蒙自县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4):255-257. 被引量:9
-
5李荣艳,吴晓红,江启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宁国市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13-14. 被引量:1
-
6孙长青,张智民,王耀平,田庆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对合作医疗的认知度[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4110-4112. 被引量:4
-
7袁兆康,韩冰,廖小兵,郝潇,沈凤鸣,肖云昌,洪鹰.江西省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知情况变化的追踪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5):17-19. 被引量:2
-
8袁兆康,廖小兵,韩冰,沈凤鸣,郝潇,肖云昌,洪鹰,汪金福.婺源县农民对新农合认知状况变化的五年连续追踪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8):583-58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7
-
1邓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J].农业考古,2005(6):376-378.
-
2邓波.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促进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J].卫生经济研究,2006,23(3):9-10. 被引量:7
-
3周志衡,王家骥,杨东群,邓镜业,张雪珍,吕伟彪,吴上志.广东省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知程度的抽样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6,12(4):411-412. 被引量:3
-
4袁兆康,方丽霖,周小军,肖云昌,洪鹰,程红亮,汪金福.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知的追踪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10):10-13. 被引量:6
-
5张胜利,陈烈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绩效评价研究现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14(1):72-75. 被引量:3
-
6汪长如,叶宜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模式与经办机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7):491-492. 被引量:9
-
7时松和,吴予红,张体华,邢焕琴,赵学勇,田庆丰.郑州市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知情况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6):1117-1119. 被引量:1
-
8瞿超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定位与管理组织的优化分析[J].理论导刊,2008(1):77-78.
-
9林小志,李士雪,李亚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1):32-34. 被引量:3
-
10姚敏,陈立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知与评价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6):408-410. 被引量:12
-
1王永霞,廖元锦.山西启动合作医疗制度380万农民看病能“报销”[J].社会保险研究,2005(5):47-47.
-
2李秀泉.农牧区“新农合” 好事难办[J].中国卫生,2006(1):58-58.
-
3冀春亮,张艳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设置家庭账户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7,24(2):39-39.
-
4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J].中国社区医师,2003,19(9):2-3. 被引量:6
-
5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J].卫生政策,2004(1):35-36.
-
6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3(3):40-43.
-
7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2):1-2. 被引量:7
-
8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23(2):3-4. 被引量:7
-
9顾林.完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J].中国社区医学,2003,9(1):54-54.
-
10秦红,孙俊如.相关利益人群对深圳市现行劳务工合作医疗制度的看法[J].卫生经济研究,2009,26(1):31-3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