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机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各种阻塞性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及其合并症是廿世纪后半叶以来临床死亡的重要原因。七十年代西方为严重冠脉阻塞病人开展了冠脉搭桥手术,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但这种手术需开胸及较高的技术、仪器设备,在我国至今未能在较大范围内开展。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在无需开胸的情况下,以带球囊的心导管、经皮从肢体动脉插入,将尖端导入冠状动脉粥样斑状狭窄处,通过加压充盈球囊压缩斑块,扩张狭窄部位,使该部冠脉口径扩大,从而改善和恢复心肌血液供应,使阻塞的冠脉得到再通。此技术1977年在美国首次成功,八十年代广泛开展,目前此介入性治疗手段已达年三十万人次之多。从战略上看,PTCA由于其对设备条件的要求不像搭桥手术那样高,有可能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开展。然而,在行PTCA冠脉再通术的过程中曾遇到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问题,过去十余年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其发生机制得到了部分阐明,但仍未完全解决。另一个问题是十多年的临床实践说明PTCA后仍会有约1/3的病例在术后2~6个月内在成形术扩张部位发生再狭窄,小部分病例(约5~10%)在术后即刻或数天内发生原病变冠脉的急性闭塞。因此在推进PTCA临床应用的同时,积极开展对PTCA后再狭窄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
出处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3年第1期1-4,共4页 Basic and Clinical Medicine
关键词 冠心病 PTCA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