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综合运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0-62,共3页
China Transportation Review
同被引文献115
-
1吴卫平,王东,季方,蔡莹娟,窦静雅.我国运输外部成本计算分析[J].铁道经济研究,2009(2):11-12. 被引量:10
-
2康祥锋,王海汀,黄继鸿.定量定性相结合的企业综合预警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7):134-137. 被引量:6
-
3李雄,徐肖豪.空中交通地面等待的指派问题模型[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4,22(B06):87-90. 被引量:8
-
4许燕.旅客心理——航班延误的冲突致因与对策[J].中国民用航空,2004(8):29-32. 被引量:6
-
5谢云双.航班延误补偿的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民用航空,2004(8):33-34. 被引量:4
-
6李伟芳.航空承运人航班延误的法律分析[J].政治与法律,2004(6):97-100. 被引量:16
-
7林石平.正确认识和处理航班延误[J].中国民用航空,2004(12):44-45. 被引量:5
-
8姜华平,尹涛,李新来,陈海泳.道路交通事故社会经济损失量化指标与方法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5,22(4):120-124. 被引量:12
-
9陈忠卫,董晓波.服务补救理论述评[J].中外企业家,2005(4):86-91. 被引量:38
-
10孙星,邱菀华,唐葆君.基于灰色预测与模式识别的企业危机预警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25(5):36-4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18
-
1姚韵,朱金福,柏明国.关于民航业航班延误服务补救的探讨[J].企业经济,2006,25(12):64-66. 被引量:10
-
2李雄,刘光才,颜明池,张玮.航班延误引发的航空公司及旅客经济损失[J].系统工程,2007,25(12):20-23. 被引量:49
-
3王红,刘金兰,曹卫东,郇秀霞.航空公司航班延误预警管理模型与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9,26(4):292-296. 被引量:13
-
4赵嶷飞,张亮.航班延误统计指标体系及延误等级评估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9,7(2):9-15. 被引量:30
-
5邢有洪,李晓津.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损失分析[J].会计之友,2010(5):41-44. 被引量:20
-
6赵文智,刘博.航班延误成本测算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1,9(1):5-9. 被引量:16
-
7穆泉,张世秋.2013年1月中国大面积雾霾事件直接社会经济损失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2013,33(11):2087-2094. 被引量:163
-
8吴薇薇,郑松林.基于修正延误波及树的航班延误传播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32(4):119-123. 被引量:9
-
9刘岩,姚红光,孙启龙.单机飞行中航班数量对延误波及的影响分析[J].赤子,2014(12):323-323.
-
10刘志强,姚红光,孙启龙.航空网络中起始延误时间对航班延误波及的影响研究[J].硅谷,2014,7(22):156-157.
二级引证文献318
-
1王霞.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的郑州市雾霾影响因素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0,0(1):143-153. 被引量:5
-
2高昇,孙京生,宗红宝,刘勇.雾霾天气下绝缘子积污程度和闪络电压预测[J].湖北电力,2020(1):64-72. 被引量:2
-
3陈烜华,庞敏.民航服务补救的效果及其影响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0(2):222-223.
-
4高春苹,王朝霞,汪涛,王学亮.基于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NH_(3)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22,28(4):344-355. 被引量:1
-
5陈劼.解析终端区空中交通管制运行品质综合评价[J].科技创业家,2013(15).
-
6张英娟,张培群,王冀,曲恩杉,刘秋锋,李刚.1981-2013年京津冀持续性霾天气的气候特征[J].气象,2015,41(3):311-318. 被引量:29
-
7张圣亮,周海滨.我国民航客运服务补救博弈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13-15.
-
8张建平,鱼海洋,邹国良.终端区空中交通管制运行品质评价因子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2,30(3):18-21. 被引量:16
-
9王玉明,毛保华,关伟,贾斌.灾害条件下运输中断引起的生产损失估算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2):134-140. 被引量:4
-
10赵嶷飞,张亮.航班延误统计指标体系及延误等级评估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9,7(2):9-15. 被引量:30
-
1郑燕琴.机场群协调研究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2,0(11X):324-324. 被引量:3
-
2温卫.解决不正常“软肋” 提升民航竞争优势——民航航班正常分析与对策[J].空中交通管理,2005(6):64-66. 被引量:1
-
3民航开通一批临时和独飞航线[J].广东交通,2009(2):57-57.
-
4孙慧杰.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成本分析及建议[J].现代商业,2012(13):63-63. 被引量:2
-
5动车逼停同线航班民众不能一味喝彩[J].中国民用航空,2011(4):7-7.
-
6交通[J].消费,2011(14).
-
7全国民用航班机场一览表(三)[J].航空知识,1995,0(4):11-11.
-
8全国民用航班机场一览表(一)[J].航空知识,1995,0(2):20-20.
-
9全国民用航班机场一览表(二)[J].航空知识,1995,0(3):11-11.
-
10沈培钧.感悟世博:运输走向全球化[J].综合运输,2010,3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