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生非日常生活德育之理性取向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回归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最重要的、最根本的特征。“回归生活,从怎样的生活这个角度考虑,可分为回归日常生活与回归非日常生活。”如何认识与区分回归日常生活与回归非日常生活?笔者认为,关键要看道德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很好适应日常生活的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牛道德主体意识,使其成为道德的主体从而超越日常生活的人。
作者
孙健
机构地区
浙江海宁市伊桥中心小学
出处
《小学德育》
2004年第21期8-10,共3页
关键词
非日常生活
北师大版
《品德与社会》
第一册
《做人要诚实》
第二课时
小学
教学内容
分类号
G623.1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大朋友寄语[J]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2008,0(3):7-7.
2
徐文军.
论生活化哲学教育[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5):35-36.
3
白芳,耿彦君.
试论高校德育中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J]
.幸福家庭(教育论坛),2013(9):3-4.
4
罗晓容.
以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取向 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J]
.理论与改革,2009(3):123-125.
被引量:1
5
何陶.
寻找“黑桃K”[J]
.智力(提高版),2014(2):38-39.
6
潘银苏.
德育教育要回归生活[J]
.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2):39-40.
被引量:2
7
王卫东.
教师专业生活的属性和内涵[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10):57-57.
8
朱斌.
论日常生活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思想教育研究,2011(10):13-17.
被引量:3
9
蔡勇,吴小莲.
生活世界理论视阈下的高校全员育人保障机制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7):43-47.
被引量:2
10
季晓华.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以“智”养“技”[J]
.教育评论,2014(3):45-47.
被引量:2
小学德育
2004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