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数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6,共3页
Journal of Mathematics(China)
同被引文献175
-
1方晓红.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J].现代企业教育,2006(16):1-3. 被引量:13
-
2邓小荣.高中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z1):270-272. 被引量:159
-
3郭建民.关于初中数学作业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16(3):81-83. 被引量:14
-
4贾宝芹.创新性的数学课堂教学[J].文教资料,2005(24):59-60. 被引量:5
-
5张娜.浅谈对职业技校政治教学的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3,10(1):141-141. 被引量:1
-
6雷虹艳,刘东梅.当代大学生对党政治认同的培育研究——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S2):264-266. 被引量:4
-
7陈伟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3):123-124. 被引量:1
-
8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18(4):16-19. 被引量:272
-
9刘宓庆.论翻译的技能意识[J].中国翻译,1987(5):7-11. 被引量:48
-
10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1984(1):2-6. 被引量:320
引证文献6
-
1刘德金.从微分几何的学习看解析几何的教学[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114-117.
-
2杨思思.思[J].读与写(小学中高年级),2013,0(3):30-30.
-
3曾庆丰.一个课本极值模型的源与流[J].上海中学数学,2005(5):35-36.
-
4曾庆丰.新课程理念与传统变式教学整合的探索[J].数学通报,2007,46(1):39-41. 被引量:5
-
5郑光平.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20):7-8.
-
6陈秀琼.问题教学的“过程化”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11(5):33-3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7
-
1何颖.变式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数学研究,2012,15(1):95-97. 被引量:5
-
2张敬.浅谈高中地理中的变式教学[J].大观周刊,2012(29):268-268.
-
3宁建财.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9):145-145.
-
4张靖然,根锁.关于传统教学模式与课堂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问卷调查分析[J].内蒙古教育(C),2016,0(6):11-12. 被引量:2
-
5胡继东.新的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J].数理化学习,2010,0(10X):50-51.
-
6曾庆丰.核心素养下开展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通讯,2023(15):1-3.
-
7刘阳燕.新建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的不足[J].现代职业教育,2019(16):76-77. 被引量:1
-
1彭晓兰,何七荣.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确定的若干关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2.
-
2杨丽亚.浅议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分对英语听说能力教学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0(18):162-163.
-
3冯斌.过程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走向[J].中学教研(数学版),2004(5):15-17.
-
4魏欣丽.高考政治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J].考试(教研版),2011(2):9-9. 被引量:1
-
5施茂枝.高师生教学能力的形成机理与培养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124-126. 被引量:1
-
6陈振海.注重过程教学 促进数学思考[J].福建教学研究,2014,0(6):31-32.
-
7李学兰.法学教学改革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3):80-81. 被引量:1
-
8王薛刚.中学历史教学最难的是什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8,0(4):17-18.
-
9安颖.英语教学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比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9):66-67.
-
10杨蕾,王文杰,王秀彦.知识管理视角下大学生科技创新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5,0(3):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