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唯实》
2004年第11期17-20,共4页
同被引文献21
-
1杨雪峰.信用缺失与信用制度建设[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3):74-75. 被引量:2
-
2人行七台河市中支课题组.我国企业与个人征信业发展模式问题研究[J].黑龙江金融,2004(12):32-34. 被引量:3
-
3吕元礼.民本的阐释及其与民主的会通[J].政治学研究,2002(2):63-72. 被引量:13
-
4刘儒昞,金秋霞.浅谈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15(1):25-26. 被引量:1
-
5赵迎东,王忠郴.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角色定位[J].价格月刊,2006(1):34-35. 被引量:1
-
6宋兴胜.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4):50-51. 被引量:2
-
7何炼成,范王榜.马克思信用制度理论的实质与中国银企债务危机[J].当代经济研究,1996(3):60-65. 被引量:2
-
8金碚.债务支付拖欠对当前经济及企业行为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41(5):13-19. 被引量:57
-
9魏成龙.中国银企不良资产清算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7):13-20. 被引量:1
-
10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0687678685492591494.
引证文献7
-
1孟庆岩.经济主体不守信用的原因及对策[J].长白学刊,2006(3):84-85.
-
2郑建辉.马克思信用理论与我国信用制度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0):15-18. 被引量:1
-
3朱晓宁.马克思信用思想研究述评[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3):110-111.
-
4朱星文.论以诚信为本的企业信用重塑[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6):18-27. 被引量:3
-
5董娟,黄利霞,刘晓庆.利用马克思信用理论解析我国银行信用体系[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12):93-93. 被引量:1
-
6何晓玲,熊玲.马克思信用理论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J].商,2013(13):180-181.
-
7陈云鹏.对现代信用政府建设的多维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1-12.
二级引证文献5
-
1姚广红.浅谈马克思信用理论与我国政府信用建设[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0(2):68-69.
-
2毕强,白云峰.金融领域信用信息服务作用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32(3):22-27. 被引量:7
-
3任小平.论劳资谈判中的信息披露问题[J].当代财经,2012(4):61-71. 被引量:3
-
4赵昕,白雨,丁黎黎,薛岳梅.政府参与下核证减排量质押融资演化博弈[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29-40. 被引量:13
-
5高山.企业合同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企业研究,2013(9X):39-39.
-
1彭娟,刘志锋,白芳.我国信用问题研究述评[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9):38-40.
-
2陈忠.基督教伦理道德面面观[J].金陵神学志,2003(1):108-114.
-
3祝宝江.信用机制生产社会化的理性分析[J].经济师,2004(3):262-263. 被引量:1
-
4司布真,李肇琳.清晨甘露[J].天风,1994,0(1):11-12.
-
5易宪容.银行造假伤害国家信用[J].英才,2006(5):26-26.
-
6高文博,韩克路,明琪.浅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J].济南金融,2003(11):50-50.
-
7李梦琳.论密尔的功利主义自由观[J].商,2013(10Z):112-112.
-
8白正梅.雪莱与道德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8):29-32. 被引量:2
-
9文东明.如何开展有效的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上半月),2008(3):51-51. 被引量:1
-
10尤玮.19世纪英国风景画的生态审美观[J].商情,2012(51):284-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