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价值基础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价值基础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所作出的贡献。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确认了劳动在生产中的首要地位,为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权益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支撑,充分肯定了科技人员、管理者的价值和获得分配的权利。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率,但它不同于生产要素价值论所说的生产要素分配论。
作者
惠宁
霍丽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8,共5页
Economist
关键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原则
资本市场
投资者
企业家
中国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81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李铁映.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J]
.中国社会科学,2003(1):25-40.
被引量:77
2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苏星.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92(6):3-16.
被引量:76
2
于光远.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J]
.中国经济问题,1981(1):1-8.
被引量:43
3
孙冶方.
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的劳动[J]
.经济学动态,1981(8):8-9.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381
1
曹子民.
我国数字劳动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基于CNKI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22,20(5):21-30.
2
杨德云.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J]
.海派经济学,2022,20(3):72-88.
3
杨勇.
西部地区应大力推进异国城镇化战略[J]
.财经科学,2004(4):73-76.
4
朱妙宽,朱海平.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各方面推向前进——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六十周年[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1):20-22.
5
岳宏志,寇雅玲.
生产劳动理论的一个全新研究——兼评中国经济学家关于生产劳动问题的观点[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7(1):79-112.
6
丁永成.
和谐社会必须充分维护劳动者经济权益——访经济学家何干强[J]
.海派经济学,2005,3(3):1-13.
被引量:1
7
朱妙宽.
全面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4):3-9.
8
李丹.
社会主义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关系[J]
.社会主义研究,2004(4):15-18.
9
汤光鸿.
邓小平国际战略理念与中国和平崛起[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0(4):9-13.
被引量:2
10
谢德明,裴德海.
领导理念的置换与嬗变——兼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创新[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0(4):84-87.
同被引文献
43
1
宋涛.
资本和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通用的经济范畴[J]
.高校理论战线,1995(7):19-22.
被引量:17
2
朱妙宽.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新探[J]
.经济评论,2004(5):3-9.
被引量:19
3
王珏.
劳动力产权及其实现[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6):39-44.
被引量:15
4
李志国.
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和剥削的理论及我国的现实——温州私营经济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05(2):36-39.
被引量:6
5
越春玲,罗润东.
论剩衾价值范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问题[J]
.市场经济研究,2004(6):7-9.
被引量:1
6
钟玲.
对混合经济中剩余价值的分析[J]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3):32-33.
被引量:1
7
白书祥.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剩余价值新探[J]
.探索,2005(2):108-111.
被引量:2
8
王爱玲,王元地.
现代企业剩余价值索取权初探[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5):101-102.
被引量:2
9
郝文波.
深化对资本和剩余价值属性的认识[J]
.邢台学院学报,2005,20(3):59-60.
被引量:1
10
黄小毛.
对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规律的再认识[J]
.经济师,2005(9):36-3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彭腾.
近年我国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综述[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29-32.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任志俊.
关于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思考[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99-101.
被引量:4
2
刘洪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剩余价值存在的合理性解析[J]
.北方经贸,2009(8):13-14.
3
尚明海.
关于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思考[J]
.现代交际,2009(9):81-82.
4
曹妍.
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缓解劳资矛盾的当代价值[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1):283-284.
被引量:1
5
苗金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存在剩余价值的合理性解析[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02X):66-66.
6
刘汗青.
剩余价值的界定——剩余劳动的支配形式[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7):126-128.
被引量:1
7
李群焕.
对剩余价值来源的文献述评[J]
.时代金融,2017(35):27-28.
1
白永秀,惠宁.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3):38-42.
被引量:5
2
马宝华.
人力资源价值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6):60-61.
3
蔡萍,华章琳.
浅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J]
.经济师,2007(3):32-33.
4
王秀云.
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变迁及演进趋势[J]
.中外企业家,2011(6X):285-286.
被引量:1
5
魏萍子.
论所有权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J]
.消费导刊,2007,0(9):15-15.
被引量:2
6
顾书桂.
从劳动价值论看非生产性劳动的内涵[J]
.社会主义研究,2011(1):11-16.
被引量:5
经济学家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