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世纪宗教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被引量:
4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ddle Ages and Technolog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世纪宗教对科学的发展具有二重作用。可以这样说,中世纪宗教作为一种文明,从本质上说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但是,中世纪宗教与技术的关系是融洽的,它从两个方面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一是它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是它营造了一种有利于技术发展的社会价值导向。
作者
高慧敏
毛瑶五
机构地区
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
出处
《晋阳学刊》
2004年第6期52-56,共5页
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关键词
中世纪宗教
科学
技术
关系
文明
分类号
B91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3
1
梅森.自然科学史[M].周煦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112.94.
2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04.
3
金观涛,林文照,等.科学传统与文化--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7-58.61.
共引文献
22
1
黎德扬,吴琳.
科学理性的匮乏——我国科学自明清以来落后的原因之一[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4):321-325.
被引量:3
2
柳延延.
科学·宗教·道德生活[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5):8-14.
被引量:1
3
钱兆华,姜华.
关于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几点思考[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6-20.
4
魏建国.
数学思维与近代西方法制形式理性化[J]
.社会科学研究,2006(4):99-104.
被引量:4
5
李小花.
试述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复杂性[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3):14-17.
6
钱明,钱兆华.
实验方法在近代科学诞生及发展中的作用[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15-19.
被引量:2
7
王阳.
文化为源,创新为流——来自西方科学文化的历史启示[J]
.科学.经济.社会,2008,26(2):26-29.
8
易显飞.
论技术创新特征的历史性[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1):13-16.
被引量:2
9
毛建儒,王颖斌.
论文艺复兴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隐路径”[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28(12):80-85.
被引量:1
10
陈剑澜,邓文碧,叶文虎.
西方传统自然观的演变与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4):1-4.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2
1
孙永艳,董群.
西方文化启蒙背景下的宗教与科学[J]
.江苏社会科学,2011(S1):214-216.
被引量:4
2
李申.
科学与宗教简论[J]
.哲学研究,1998(7):23-28.
被引量:5
3
欧阳康,斯蒂夫.富勒.
关于社会认识论的对话(上)[J]
.哲学动态,1992(4):7-10.
被引量:6
4
卢周来,曹树枚.
解开“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努力——牟宗三论儒家文化与科学精神[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7(4):43-46.
被引量:6
5
宋惠芳.
论爱因斯坦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辩证诠释及其引发的思考[J]
.哲学研究,2001(11):24-31.
被引量:9
6
李蓓.
十三—十七世纪的宗教与科学[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4):42-48.
被引量:3
7
陆广莘.
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J]
.读书,2005(9):3-25.
被引量:12
8
尚新建.
论“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界定[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6):82-86.
被引量:4
9
刘志军,易显飞.
欧洲中世纪科学滞后的宗教剖析[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5):92-94.
被引量:1
10
黎志敏.
“哲学”与“经学”之争:中国传统伦理的历史拐点[J]
.伦理学研究,2010(3):42-4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黎志敏.
知识社会:从伦理与科学视角的论证[J]
.社会科学,2010(11):123-131.
被引量:4
2
王欢.
21世纪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综述[J]
.学理论,2015(10):83-85.
3
殷亮,刘瑞琳.
浅论中世纪基督教对科学的二重作用[J]
.才智,2009,0(31):152-152.
被引量:1
4
岳兵兵,吴永忠.
话语权、西方“哲学”理论与“工程”实践关系的历史探究[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8,10(4):401-40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黎志敏.
文化研究辩义:中国问题意识[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67-70.
2
司汉武,海莉娟,李伟.
知识在精细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251-255.
被引量:5
3
徐可,王瑞,张慧颖.
伦理与知识的现状分析与演进趋势[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71-76.
4
阳泽.
知识社会中人与知识关系的教育学审视[J]
.教师教育学报,2018,5(5):1-7.
被引量:3
5
张铃.
工具理性至上:近代工程师传统的工程思想[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9):15-18.
6
张铃,刘立国.
工具与价值的和解:现代工程哲学的致思进路[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42(4):32-35.
7
周松浩,丁敏锐.
近代教会学校科学教育探究——以1870年代至1930年代为中心[J]
.电子测试,2013,24(6S):142-143.
1
田薇.
中世纪宗教文化观念的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14(3):65-71.
被引量:4
2
毛建儒.
论新教对科学的促进作用[J]
.理论探索,1999(3):15-16.
3
殷亮,刘瑞琳.
浅论中世纪基督教对科学的二重作用[J]
.才智,2009,0(31):152-152.
被引量:1
4
李培超.
当代中国“义利之辨”论析[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7(5):52-57.
被引量:4
5
何思霖.
论欧洲中世纪科技与宗教的关系[J]
.改革与开放,2016(2):119-119.
6
杨柳,张海洋.
近代西方利己主义略探[J]
.青春岁月,2016,0(11):211-211.
7
张雪.
中世纪基督教的自我意识对现代审美教育的启示[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2):184-184.
8
谢黎莹.
由沙特尔教堂耶西树玻璃窗画透析中世纪宗教和王权之间的联系[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3(7):95-97.
9
孙永艳,董群.
西方文化启蒙背景下的宗教与科学[J]
.江苏社会科学,2011(S1):214-216.
被引量:4
10
叶林.
论广东音乐的人文精神[J]
.人民音乐,2007(6):66-68.
被引量:5
晋阳学刊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