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巴布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 :了解巴布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方法 :分别对现阶段巴布剂的基质原料及配比研究、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制备工艺以质量评价标准研究作归纳分析 ;结果与结论 :巴布剂在现阶段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已展现出良好开发价值 ,但市场占有率尚未形成规模 。
作者
杜倩
潘金火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785-786,共2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关键词
巴布剂
基质
透皮吸收促进剂
发展方向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84
同被引文献
12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0
参考文献
15
1
吕育齐,杨东诚.
矿泥巴布剂的研制[J]
.黑龙江医药,2000,13(1):13-14.
被引量:11
2
王建新,李令媛,李望.
均匀设计法筛选中药巴布剂基质的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1998,13(2):91-92.
被引量:36
3
刘淑芝,费虹,郭春燕,汤亚池,张蔚君.
均匀设计法优选中药巴布剂基质配方[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1):17-18.
被引量:61
4
王林,陈述坤,付远忠,陈卫.
均匀设计法优选中药“五行散”巴布剂基质配方的研究[J]
.广东药学,2002,12(6):34-35.
被引量:20
5
[8]Stoughlon R B et al.Drug Dev and J Pharin,1983,9(4):725-725.
6
易军,邵思华.
三七巴布剂中透皮吸收促进剂的选择[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16(2):91-93.
被引量:26
7
[10]CooperER, Merrit EW, Smith RL. Effect of fatty acids and alcohols on the penetration of acyclovir across human skin in vitro.[J]. Pham Sci,1985,74(6):688-689.
8
吴铁,张志平.
薄荷脑促进扑热息痛透皮吸收作用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3):104-105.
被引量:35
9
吴铁,崔燎,陈志东,张志平,邓辉.
薄荷脑促进甲硝唑经皮渗透作用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96,31(8):457-457.
被引量:20
10
刘淑芝,费虹,汤亚池,郭春燕,张蔚君.
中药巴布剂制备工艺的实验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3):9-11.
被引量:110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冀学芳,平其能,刘国杰,周轶.
促进剂对马来酸噻吗洛尔经皮渗透的影响[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1):6-9.
被引量:11
2
胡晋红,陈岚,朱宇.
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及其联合应用[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6,23(2):105-108.
被引量:40
3
颜耀东,王勋章,黄晓洁,吴晓光.
均匀设计法对中药贴敷剂基质配方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3):145-147.
被引量:7
4
姜伟.巴布剂的制备工艺及其产品[J].发明专利公报,1996,12(22).
5
于源江.《神奇药泉山》[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12.66.
6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概率统计组.正交设计法[M].北京:石油化学出版社,1976.1-35.
7
罗明生 高天惠.药剂辅料大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85-287.
8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Ⅱ[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10
王宝琴,中成药质量标准与标准物质研究,1994年
共引文献
284
1
丁立,高宁阳,郑昱新,杜炯,詹红生.
复方紫荆消伤巴布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气滞血瘀证)的多中心临床试验[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0(3):36-40.
被引量:19
2
陈红梅.
清凉活化巴布膏基质处方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6):466-467.
被引量:3
3
刘淑芝,李军红,金日显,杜茂波.
面心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巴布剂基质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4):3211-3213.
被引量:6
4
陈凌云,张卫兵,张丽萍.
类风关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研究[J]
.医药导报,2004,23(7):444-445.
被引量:16
5
苗艳艳,苗明三,张家铭.
亲水性巴步剂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47-2048.
被引量:2
6
许德河,王玮.
中药透皮促进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5,14(1):78-79.
被引量:3
7
沈静,郭立玮,潘林梅.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52-54.
被引量:23
8
李昶,罗宪堂,熊友香.
中药巴布剂研究概况[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2,2(3):61-62.
被引量:2
9
张志平,蔡康荣,吴铁.
薄荷脑促扑热息痛透过胎儿皮肤实验的电镜观察及其助渗机制的探讨[J]
.解剖学杂志,1994,17(1):11-14.
被引量:60
10
马路,刘剑刚,史大卓.
均匀设计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278-281.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124
1
祁静.
中药萜烯类对双氯芬酸钾巴布剂的皮肤促透实验研究[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S1):22-23.
被引量:7
2
毛林燕,高家鉴,褚东宁.
咳喘巴布膏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J]
.现代应用药学,2004,21(3):249-250.
被引量:9
3
张韻慧,肖莉,许建辰,李宁.
天然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05,16(4):303-305.
被引量:18
4
李华.
透皮吸收制剂中辅料的应用进展[J]
.华西药学杂志,2005,20(1):85-87.
被引量:4
5
陈志维.
突破传统骨痛疗法[J]
.中国处方药,2002,1(8):54-57.
被引量:8
6
郭东星,仇丽霞,张满栋.
均匀设计方法及其应用[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1):69-71.
被引量:43
7
赵义军,穆玉荣.
经皮给药系统类型及生物学概况[J]
.山东医药工业,1994,13(2):30-32.
被引量:3
8
谢雁鸣,秦林林,邓文龙,陈金标,赵晋宁.
骨碎补总黄酮对成骨细胞体外培养作用的机制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61-162.
被引量:66
9
陶建武,薛大权,余敏.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概况[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5):423-424.
被引量:9
10
沈子龙,李爽,谢启昆.
雷公藤巴布剂透皮吸收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25(3):141-144.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
8
1
徐瑾,杨永华.
巴布剂应用于中药领域的研究概况[J]
.湖南中医杂志,2006,22(1):81-83.
被引量:11
2
王芳,宋霄宏,赵斌.
透皮吸收促进剂在巴布剂中的应用及研究[J]
.中国药业,2008,17(13):1-3.
被引量:11
3
刘伟志,秦阿娜,钟伯雄,崔箭.
传统膏药制备工艺研究进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4):73-76.
被引量:10
4
傅静娟,刘志辉,罗会盛,常星洁,贾媛.
凝胶膏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3):12-13.
被引量:11
5
王昕,顾秀琰,徐玉娥,肖正国.
均匀设计法优化三黄巴布剂基质配方[J]
.西部中医药,2014,27(3):43-45.
被引量:4
6
杨全伟,程璐,马浩然,张耕,谭静玲.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优选颈痛巴布剂提取工艺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38(6):28-31.
被引量:2
7
曾明辉,谭正怀,邱建平,黄娟.
氮酮对黄硝巴布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体外皮肤渗透性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2):66-68.
被引量:4
8
银杉杉,汪艳秋,周国良,张军.
不同促渗剂对三威跌打风湿贴中柚皮苷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7):15-18.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70
1
竺楹银,梁军,肖五庆,任智宇,钟宛凌,李花花,席铖,武慧超,杜守颖.
化学促透剂丙二醇及超声促透技术对白脉软膏经皮渗透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22,47(24):6607-6614.
被引量:2
2
张健,董艳艳,李瑞珂,韩德恩,褚意新,王彬,刘雅敏.
不同促渗剂对痛痹舒自乳化软膏体外透皮吸收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10):2390-2395.
被引量:2
3
汪小根,邹玉繁,周莉玲.
均匀设计法筛选跌打止痛巴布剂的基质处方[J]
.中南药学,2007,5(1):17-19.
被引量:11
4
许可,许沛虎,曹智华,张雪琼,张良,高媛.
丁萸巴布剂基质的设计[J]
.中成药,2007,29(12):1768-1771.
被引量:13
5
王群,曹晓慧.
中药巴布剂的临床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9):2373-2374.
被引量:10
6
汪付田,柳海平.
均匀设计法筛选复方当归巴布剂的基质处方[J]
.西北药学杂志,2009,24(5):392-393.
被引量:3
7
刘艳杰,任伟,张新华.
辣椒风湿巴布膏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60-61.
被引量:4
8
吕游春,刘幸平,张兴德.
靛玉红体外透皮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9):29-31.
被引量:5
9
刘明海.
近年国内巴布剂体外透皮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J]
.中成药,2011,33(6):1033-1036.
被引量:10
10
张纪兴,王建平,朱峰,邓子杰,招翠微.
均匀设计法优化跌打镇痛巴布剂的基质处方[J]
.中药材,2011,34(6):971-974.
被引量:8
1
尧睿.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中医药导报,2008,14(1):86-88.
被引量:14
2
李银,杜菁.
黑膏药剂型改革浅议——中药巴布剂的开发[J]
.现代经济信息,2009(13X):233-234.
被引量:5
3
梁球,李朝晖.
板蓝根药材及制剂的质量研究概况[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3,10(11):18-22.
被引量:7
4
周长征.
黄连—肉桂药对的组方和配比研究[J]
.齐鲁药事,2011,30(5):294-295.
被引量:5
5
张玉娥,于萍,欧阳艳华,李德欣,嵇远洋.
巴布剂双黄少腹贴的制备工艺研究[J]
.中成药,2003,25(6).
被引量:3
6
刘淑芝,郭春燕,金日显.
中药巴布剂研究思路与方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5):62-64.
被引量:44
7
王丹,高军卫,刘静,刘浩,曹永孝.
四物汤抗痛经作用的组方配比研究[J]
.中医学报,2011,26(10):1201-1202.
被引量:3
8
李莉,曾艺玲.
古方交泰丸镇静催眠有效部位配比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08,4(10):28-29.
被引量:9
9
邢俊波,李萍.
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加速中药现代化[J]
.中医药学刊,2003,21(3):417-418.
被引量:1
10
陈红梅.
清凉活化巴布膏基质处方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6):466-467.
被引量:3
时珍国医国药
200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