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讨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过多次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仍然没有一种农村信用社模式得到普遍的适用。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入手,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演进,并对目前试点的三种改革模式进行利弊分析。最后,笔者结合实际,建议我国转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采取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走出一条符合广大农村实际的农村信用社改革道路。
作者
王慧卿
郭春松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20,共3页
Wuhan Finance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农村信用社
制度变迁
建议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3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6
1
农信社有限改革[J]
.财经,2003,0(15):26-36.
被引量:15
2
张亚琴.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制度再创新[J]
.浙江金融,2002(10):7-8.
被引量:2
3
杜晓山.
农村金融体系框架、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小额信贷[J]
.中国农村经济,2002(8):4-9.
被引量:91
4
贾丹荣,杨世坤.
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问题思考[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4):69-72.
被引量:1
5
何广文,冯兴元,李莉莉.
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模式评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3(10):37-43.
被引量:38
6
陆磊,祝晓平.
农信社改革十大难点[J]
.财经,2003,0(15):37-3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王自力.《试论农村金融改革的新思路》[N].《金融时报》,2002.2月19日.
2
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2001年.
3
杨家才.《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若干问题》.《金融时报》,2002年3月11日.
4
杨少俊.《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J].文稿,2002,3.
5
王宝清.《切实用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金融时报》2002年3月27日.
6
孙工声.《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现实思考》,《金融时报》2002年2月25日.
7
孙宗宽.《做出支农大文章》,《金融时报》2002年1月22日.
8
刘健等.《细探农民贷款难》,《经济参考报》2002年3月10日.
9
..《建言改革大计,谋划发展蓝图》..《金融时报》,,2002年3月11日..
10
.《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金融时报》,2002年3月12日.
共引文献
143
1
张峰,许干,张晓燕,程翔.
中国农村金融研究七十年的知识图谱分析[J]
.农村金融研究,2020(1):10-20.
被引量:1
2
黎祥业.
农村金融成长方式转换的利益分析——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探讨[J]
.农业考古,2006(6):290-293.
3
秦岭.
现阶段农户经济发展研究:背景、基础与理论分歧[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2):26-29.
4
杨菁.
关于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思考——从产业组织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J]
.农村经济,2004(S1):75-78.
被引量:3
5
宋远见.
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
.宿州师专学报,2003,18(4):27-28.
被引量:1
6
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课题组,郑文杰,谭林.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疆农牧业现代化的模式与启示——以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昌吉州为例[J]
.金融发展评论,2013(12):102-109.
被引量:1
7
李世新.
浅析我国农村金融困境的微观主体行为[J]
.河北金融,2008,0(5):45-47.
8
宋远见.
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3,2(4):30-32.
被引量:1
9
宮晓飞.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迫切性[J]
.经济视野,2013(23).
10
谢迪斌.
农村财政金融体制创新初探[J]
.学术交流,2004(9):104-108.
同被引文献
12
1
马军伟,刘晓玲.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探索[J]
.乡镇经济,2004,20(8):31-32.
被引量:1
2
房德东,霍学喜.
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模式探索[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4):13-16.
被引量:2
3
胡敬新,吴光伟.
中资银行应对国际商业银行全球资本运作的策略[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4):15-17.
被引量:3
4
冯晓琦,徐大公.
制度环境约束下的金融创新——以鄞州农村合作银行为例[J]
.投资研究,2005(5):16-20.
被引量:1
5
周建松.
浙江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浙江经济,2005(12):54-56.
被引量:2
6
董佳宇.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缺陷及改革思路,2003(04).
7
陈耀芳;邹王生.农村合作银行发展模式研究,2005.
8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1994.
9
何问陶,蒋海.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组织制度选择[J]
.金融研究,2000(11):78-83.
被引量:32
10
张树民,蒲国蓉,范映红.
试析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J]
.农村经济,2003(7):49-5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谢志忠.
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障碍分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20-24.
被引量:15
2
周扣琴,张庆亮.
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博弈分析[J]
.海南金融,2007(1):53-55.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黄健新.
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探讨[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28-30.
2
韩院院.
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监管[J]
.大众商务,2010(16):153-153.
3
谢志忠.
培育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的外部环境[J]
.发展研究,2006,23(11):77-79.
被引量:1
4
谢志忠,杨建州,林少伟.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经营能力评价分析[J]
.科技导报,2006,24(11):36-38.
被引量:2
5
谢志忠,杨建州,林少伟.
福建农村信用社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498-501.
被引量:2
6
谢志忠,游少萍,陈念东.
论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导向[J]
.中国林业经济,2007(1):25-27.
被引量:3
7
谢志忠,游少萍,林强,杨建州.
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调控系统的要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508-513.
被引量:2
8
谢志忠,游少萍,石丽芳,杨建州.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分析[J]
.技术经济,2007,26(3):28-31.
被引量:2
9
谢志忠,游少萍,林强.
论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的科技能力建设[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1):56-60.
被引量:1
10
谢志忠,游少萍,张春霞,王灿雄.
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导报,2007,25(12):58-62.
被引量:1
1
胡帮勇.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路径探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1):123-125.
被引量:3
2
张士学.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制度安排实施机制考察——一种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
.金融研究,2007(02B):83-90.
3
黄可权.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金融生态建设研究[J]
.理论观察,2009(1):145-147.
被引量:2
4
王长江.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J]
.投资研究,2002(12):38-42.
被引量:2
5
李冬梅.
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看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17(6):33-37.
被引量:3
6
尹孝凡,吕杰,王超.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财政支农效率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10(9):78-82.
被引量:13
7
马冀勋.
创建我国创业板资本市场: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分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3(3):50-52.
8
孙梦远.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问题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
.商,2016,0(2):54-54.
9
侯杰,王长江,刘晓辉.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J]
.经济体制改革,2002(5):19-23.
被引量:10
10
陈红.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股票市场[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2):37-40.
被引量:1
武汉金融
200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