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终结——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进行一次系统梳理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19世纪后半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开始形成,从20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中期,为现代主义艺术向后现代主义艺术过渡时期.到20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后现代主义艺术基本形成。
作者
曹桂生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美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0-71,共12页
Art Magazine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艺术
艺术审美
人文主义
艺术观念
艺术流派
分类号
J110.99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111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1
王仲.
“全球化”情势下的中国当代美术[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16(1):1-4.
被引量:1
2
王仲.
关于“行为艺术”的讨论——人的行为和艺术还是应该趋向健康和阳光[J]
.美术,2001(6):28-28.
被引量:2
3
王仲.
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J]
.美术,2001(7):28-35.
被引量:37
4
安东尼·F.詹森,诸迪译.
后现代主义[J]
.世界美术,1997(1):3-12.
被引量:9
5
胡胜.
“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笔谈讨论(22) 回到艺术——浅析中国前卫艺术[J]
.美术,2003(4):34-37.
被引量:3
6
王仲.
89后的“新潮美术”[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1):111-11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6
1
马东邦.
河西走廊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的题材选择与素材提炼[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3):118-119.
2
朱金华.
“俄罗斯美术再认识”笔谈(9) 也谈“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J]
.美术,2003(3):38-41.
3
冉玉.
西方艺术思潮冲击下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145-146.
4
王建山.
提升精神境界 重建精神家园——当代青年画家现状的思考[J]
.美术,2002(5):32-33.
5
沈锦心.
美术是“美”与“术”的辩证统一[J]
.美术,2002(10):33-34.
被引量:1
6
韩雪松.
当前中国的行为艺术有现实意义吗?[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3(10):7-8.
7
余德华,黄辉.
简析图形艺术的文化阐释价值[J]
.电影文学,2008(14):124-125.
8
周鸣祥.
追求真善美统一伟大审美理想应有的坚定性[J]
.美术,2002(2):52-53.
9
刘曙光.
坚持正确的审美方向——兼谈高等美术院校创作课教学[J]
.美术,2003(8):58-59.
被引量:2
10
赵宇.
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16(1):84-8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1
1
余虹.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
.文艺研究,2002(6):15-24.
被引量:172
2
刘悦笛.
病树前头万木春——评“艺术终结论”和“艺术史终结论”[J]
.美术,2002(10):29-31.
被引量:3
3
盛葳.
后现代艺术在中国[J]
.山花,2006(9):6-27.
被引量:2
4
安燕.
“新世俗神话”与“泛审美”[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99-102.
被引量:21
5
彭修银,杨爱新.
后现代艺术思潮的中国变体及其意义[J]
.社会科学家,1999,14(1):54-57.
被引量:11
6
朱国华.
艺术终结后的艺术可能[J]
.文艺争鸣,1999(4):41-48.
被引量:14
7
易英.
现代主义之后与中国当代艺术[J]
.美术研究,1996(1):33-38.
被引量:7
8
姚文放.
中国的后现代艺术倾向及其意义[J]
.文史哲,1994(1):3-8.
被引量:2
9
毛峰.
论文学的死亡[J]
.文艺评论,1994(6):20-27.
被引量:1
10
冉姌.
浅谈传统文化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影响——“意”在陶瓷造型中的运用[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4):154-15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1
1
覃福勇.
西方后现代艺术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J]
.中国陶瓷,2006,42(11):73-74.
被引量:4
2
何建良.
艺术终结研究:现状与问题[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1):38-43.
被引量:3
3
郭鹏.
“中国当代艺术建设”的笔谈讨论探析[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1):69-71.
4
周鼎,刘建理.
地平线上凸现的风景——中国后现代主义艺术论争30年[J]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1):16-18.
5
柳翠嫦.
“艺术终结论”——现状与思考[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32(3):9-15.
6
冯绍健.
浅论陶瓷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3):80-81.
被引量:1
7
姜永刚.
面向人的存在的现代主义文学实质--一种非文学方式的解读[J]
.当代作家评论,2012(6):133-138.
被引量:2
8
戴甄.
对艺术边界问题的几点思考[J]
.四川戏剧,2013(7):77-79.
9
张聪丽.
《战狼》系列电影中战斗的意义及其后现代引申[J]
.电影评介,2017,0(16):39-41.
10
张静,赵伯飞.
生活美学的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析论[J]
.理论导刊,2018(5):101-10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李艳勤.
陶瓷艺术设计创意思维开发研究[J]
.区域治理,2018,0(38):291-291.
2
沙家强.
记忆危机:“艺术终结”的一种预兆——兼论文学记忆研究的现实必要性[J]
.社会科学,2009(10):170-175.
被引量:3
3
郭全照.
艺术终结之谜——解读周计武的《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J]
.艺苑,2011(5):64-67.
4
余琦.
后现代艺术语境下的当代陶瓷绘画风格解析[J]
.中国陶瓷,2013,49(1):57-59.
被引量:8
5
黄利初,万承优.
论现代陶瓷花鸟艺术[J]
.陶瓷研究,2012,30(3):34-35.
6
汪智武.
后现代语境下青花人物画的发展[J]
.江苏陶瓷,2013,46(2):4-5.
7
赵东阳.
生命诚可贵 拼搏价更高——杰克·伦敦小说《海狼》对人生意义的探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7):30-31.
8
黄颖.
艺术语言的“爆破”与艺术终结论[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3):25-25.
9
崔绪军,赵志国.
《康熙来了》的后现代性解读[J]
.西部广播电视,2015,36(5):26-26.
10
龙娅琳,吴俊.
国内外审美体验在旅游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旅游导刊,2020,4(3):87-104.
被引量:4
1
杨雪芹.
“并非逍遥——肖瑶宁个展”开幕[J]
.文化月刊,2017,0(3):7-7.
2
晓璋.
指墨山水有意境[J]
.中国收藏,2014(8):170-171.
3
郑春山,柳京淑.
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朗契斯卡》的艺术特征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168-168.
4
凤翔.
曹世钦的书画[J]
.海内与海外,2015,0(3):51-52.
5
秀生,玉国.
弦索美的追求者[J]
.人民音乐,1983(10):26-27.
6
赵世兰,杨林.
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中国声乐艺术[J]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版),2009(3):18-19.
被引量:3
7
尹天五.
纳三晋正气 播人间大美——读《石跃峰书法作品集》[J]
.前进,2015,0(11):39-40.
8
徐航.
偶然的必然——任继民访谈[J]
.文化月刊,2004,0(12):70-72.
9
程大利.
当代艺术评论家的沙龙聚会[J]
.艺术沙龙,2008,0(4):372-375.
10
崔秀峰.
钢琴演奏中音色调控注意事项分析[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6(2):14-15.
被引量:1
美术
200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