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发展及一体化构想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鉴于东盟所取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和国际产业大转移的背景下,南亚人民开始呼吁南盟不应该失掉发展经济合作的机会,南盟各国政府应搁置分歧,一同对付本地区的各种问题,拓宽区域合作范围,加快合作进程。2004年1月4日在伊斯兰堡真纳会议中心,第12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首脑会议开幕,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与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当天中午举行了会谈,南盟一体化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作者
杨永红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商学院
出处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50,共3页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关键词
南亚区域联盟(SKARC)
南亚自由贸易区
(SAFTA)
一体化
分类号
D814.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
1
解放军报网络版2004年1月5日:南盟第十二届首脑会议开幕巴印总理举行单独会谈.
2
孙建波.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历史与未来[J]
.南亚研究季刊,2003(1):29-3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郑经言.
南盟与东盟的区域合作比较浅议[J]
.南亚研究,1987(2):1-7.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0
1
王伟华.
地区主义与南亚区域合作[J]
.南亚研究季刊,2003(4):56-60.
被引量:3
2
汪长明.
新地区主义视野下的冷战后南亚地区合作[J]
.大连干部学刊,2009,25(1):38-41.
3
汪长明,韩虎林.
冷战后新地区主义视野下的南亚地区合作[J]
.发展研究,2009,26(2):28-32.
被引量:1
4
汪长明.
论冷战后南亚地区合作——基于新地区主义的考察[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9,7(1):10-14.
5
汪长明.
南亚地区合作:从地区认同的构建到地区主义的形成[J]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1):44-50.
被引量:2
6
汪长明,傅菊辉.
南亚地区合作:从地区认同的构建到地区主义的形成[J]
.天府新论,2010(3):22-27.
7
汪长明.
南亚地区合作:从地区认同的构建到地区主义的形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6-61.
被引量:4
8
袁群,安晓敏.
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前景[J]
.经济问题探索,2010(10):162-166.
被引量:6
9
刘坤丽.
巴基斯坦独立以来对外经济关系的探析及启示[J]
.学理论,2014(3):26-28.
被引量:1
10
陈翔.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
.国际研究参考,2015(6):9-1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8
1
庞中英.
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J]
.欧洲研究,1999,20(2):40-46.
被引量:64
2
叶正佳.
印度对南亚邻国政策的调整和“古杰拉尔主义”[J]
.国际问题研究,1997(4):17-22.
被引量:5
3
王伟华.
地区主义与南亚区域合作[J]
.南亚研究季刊,2003(4):56-60.
被引量:3
4
朱颀.
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新动向及其原因[J]
.南亚研究季刊,2004(3):88-94.
被引量:1
5
樊勇明.
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视点[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7-13.
被引量:132
6
张红霞,Falah H.Abed.
“断裂的全球化”与南亚区域合作[J]
.亚太经济,2008(3):10-14.
被引量:4
7
缪建春,陈继东.
南亚区域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
.中外能源,2009,14(6):12-17.
被引量:9
8
袁群,安晓敏.
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前景[J]
.经济问题探索,2010(10):162-166.
被引量:6
9
肖欢容.
地区主义及其当代发展[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2):58-62.
被引量:36
10
刘红良.
论南亚地区的反恐合作机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74-7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
1
曹峰毓,王涛.
南亚区域合作的历程、成效及挑战[J]
.太平洋学报,2017,25(10):74-83.
被引量:6
2
曹德军.
印度地区领导力建构及其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逻辑[J]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4(2):114-12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志雄,陈红惠.
中国与南亚地区能源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20,0(2):12-17.
2
吴兆礼.
南亚区域认同与区域合作[J]
.东亚评论,2023(2):21-51.
3
王瑞领.
论莫迪执政以来印度外交政策的调整——基于印度政治发展的视角[J]
.南亚研究,2019,0(4):24-39.
被引量:6
4
孔金磊.
从周边地区主义到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周边地区合作的新范式与新路径[J]
.国际论坛,2024,26(3):3-22.
5
曹德军.
竞争压力与新兴大国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策略[J]
.欧洲研究,2024,42(3):31-52.
6
王淑芳,薛霄,葛岳静,曹原.
基于计算实验方法的地缘经济策略评估——以中—印尼和中—越的海关通关时间调整为例[J]
.经济地理,2019,39(2):12-21.
被引量:2
7
王淑芳,葛岳静,胡志丁,赵亚博.
“流空间”视角下地缘经济自循环生态圈构建的理论探讨[J]
.世界地理研究,2019,28(2):88-95.
被引量:8
1
南亚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新亮点[J]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2004(10):44-44.
2
张利军.
南亚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及前景分析[J]
.南亚研究,2008(2):8-13.
被引量:2
3
李清华.
楚雄经开区: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J]
.党的生活(云南),2012(6):46-47.
4
佟福全.
欠发达成为最大障碍——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建立自贸区的设想及难题[J]
.国际贸易,2004(4):28-31.
5
朱颀.
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新动向及其原因[J]
.南亚研究季刊,2004(3):88-94.
被引量:1
6
高宁宇,高炬.
世界经济发展的“五化”趋势与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6):34-37.
7
龙兴春.
南亚自由贸易区新发展[J]
.南亚研究季刊,2004(1):101-106.
8
卢欣,王庆强.
论印度在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中的作用——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6):28-32.
9
王宏纬.
南盟与东盟的区域合作比较浅议[J]
.亚太经济,1989(6):48-52.
10
国际(2005年12月31日-2006年1月6日)[J]
.瞭望,2006(2):7-7.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