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校医》
2004年第4期375-375,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Doctor
同被引文献5
-
1韩乙庭,须许.中小学体育活动中的损伤及预防[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8,17(4):374-376. 被引量:9
-
2任玉衡,田得祥,史和福,胡跃林,敖英芳,崔国庆,王建英,朱莉莉.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4):377-386. 被引量:159
-
3岳文雨.某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67-368. 被引量:9
-
4朱子平,叶嘉禾,陈程秋,林玉英,周招娣,林荣根.老年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3,25(1):13-15. 被引量:10
-
5刘文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原因调查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104-10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6
-
1黄庆,徐先霞,朱静.安庆市社区中老年人锻炼时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4):217-218. 被引量:2
-
2田旻露,周成林,魏勇.基于流行病学视角的运动伤害防范与管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3):46-50. 被引量:6
-
3蒋宁.浅谈大众健身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及预防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2(34):336-337. 被引量:3
-
4边菊平.渭南市社区老年人锻炼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研究[J].才智,2011,0(14):243-243.
-
5杨桦.大学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分析[J].健康忠告,2019(22):87-87.
-
6李雪梅,闵雷子,丁宇,陈韬,肖倩,张恩铭.男性规律运动人群常见运动损伤风险因素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10):141-156. 被引量:5
-
1侯广斌.谈大学生运动会暑期集训期间运动员的补液问题[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2,15(4):74-75.
-
2程戴荣.运动员创伤及防治[J].体育师友,1997,20(5):34-35. 被引量:3
-
3牛云,张勇.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云南医药,2016,37(1):88-89. 被引量:3
-
4杨管,王京京,黄浩耿.对大学生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及原因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30(S1):111-115. 被引量:4
-
5艾飞.46例运动员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的分析[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3,24(5):42-44.
-
6李可基.专家营养专栏[J].田径,2004(6):52-53.
-
7郭丽丽,王小双,杨自岭.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5(6):122-126.
-
8王志翔.军队中的妇女:有关保健问题专题小组综述(近2年)[J].航空军医,1997(6):377-377.
-
9万年为,曲淼,程清林,孟淼.潜艇艇员经鱼雷发射管脱险训练的医学保障[J].海军医学杂志,2006,27(4):305-306.
-
10杨文晔,李洁,范晓敏.野战数字化口腔医疗车的护理工作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4):1109-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