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和点亮生命——阅读三重意义的现代诠释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11,共3页
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
1郭丽丽.解读新课改下自主性阅读的三重意义[J].学苑教育,2014,0(21):39-39.
-
2陈学峰.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三重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7(11):64-66. 被引量:7
-
3董岩,张秀娟.古典诗词的现代诠释——浅析信息化语境下诗歌教学新模式[J].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2009(4):13-14.
-
4李小梅,屈琼斐,李延保.试析本科教学评估的三重意义[J].中国高教研究,2006(5):29-30. 被引量:12
-
5娄立志.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现代诠释[J].当代教育论坛,2002(9):70-72.
-
6林译丛.民国时期高校管理的现代诠释[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7):158-161. 被引量:2
-
7魏欣婕.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意蕴[J].吉林教育(教研),2010(1):32-32. 被引量:1
-
8严仲连.中国传统文化中幼儿教育观的现代诠释[J].学前教育研究,2003(10):15-18. 被引量:3
-
9莫风翔.构建和谐校园之我见[J].陕西教育(综合版),2011(6):11-11.
-
10廖婧茜.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意义、难点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5(5):25-27.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