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China's 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出处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12,16,共5页
Aerospace China
同被引文献32
-
1曾广商,沈卫国,石立,张晓莎.高可靠三冗余伺服机构系统[J].航天控制,2005,23(1):35-40. 被引量:29
-
2曲晶,曹志杰.2004年国外航天运载器发展回顾[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5(1):14-19. 被引量:1
-
3南英,陈士橹,严辉.二级入轨航天运载器最优分离飞行状态研究[J].飞行力学,1995,13(4):1-7. 被引量:3
-
4韩鸿硕,蒋宇平,林蔚然,石卫平.2005年世界航天发展述评(上)[J].中国航天,2006(3):10-16. 被引量:2
-
5韩鸿硕,蒋宇平,林蔚然,石卫平.2005年世界航天发展述评(下)[J].中国航天,2006(4):9-13. 被引量:2
-
6魏怀鉴,鲍皖苏.形式化方法和测试技术及其在安全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1X):55-57. 被引量:17
-
7龙乐豪,王小军,果琳丽.中国进入空间能力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06,8(11):25-28. 被引量:9
-
8李东,程堂明.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展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06,8(11):33-38. 被引量:22
-
9南英,陈士橹,严辉.航天器轨迹优化的通用数值方法[J].飞行力学,1996,14(3):20-26. 被引量:22
-
10李红增,张玉琢.可重构飞行控制系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6):4117-412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7
-
1果琳丽,申麟,杨勇,胡德风.中国航天运输系统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考[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6(1):1-5. 被引量:3
-
2吴燕生.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与未来[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7(5):1-4. 被引量:32
-
3张海斌.三模冗余箭机系统的设计及形式化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0(11Z):1257-1259. 被引量:1
-
4范瑞祥,王小军,程堂明,徐利杰,马英.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总体方案及发展展望[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6(4):1-4. 被引量:31
-
5胡海峰,吕新广,宋征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划代研究[J].航天控制,2016,34(6):15-21. 被引量:17
-
6龙乐豪,李平岐,秦旭东,牟宇.我国航天运输系统60年发展回顾[J].宇航总体技术,2018,2(2):1-6. 被引量:81
-
7姬聪云,南英,闻新,安彬,王晓晖,袁伟,胡欣欣.基于磁悬浮技术的“通天桥”航天运载系统[J].国际航空航天科学,2014,2(4):69-80.
二级引证文献152
-
1SONG Yiping,JIANG Zhou,HUANG Hui,YUAN Shuilin,WANG Qian.新一代运载火箭分离系统可靠性设计方法研究[J].Aerospace China,2023,24(2):3-8.
-
2包为民,汪小卫.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发展展望[J].宇航总体技术,2021(3):1-6. 被引量:37
-
3顾名坤,何巍,唐科,王会平,鄢东洋,冯韶伟.中国液体运载火箭结构系统发展规划研究[J].宇航总体技术,2021(2):55-67. 被引量:27
-
4肖士利,何巍,秦旭东.中国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模式发展思路研究[J].宇航总体技术,2021(1):65-72. 被引量:13
-
5周佑君,叶成敏.远征上面级研制技术发展[J].宇航总体技术,2020(6):9-15. 被引量:5
-
6肖士利,郭振,谢志丰,黄辉.中国运载火箭地面系统发展方向研究[J].宇航总体技术,2020,0(2):25-32. 被引量:14
-
7陈士强,黄辉,张青松,秦旭东,容易.中国运载火箭液体动力系统发展方向研究[J].宇航总体技术,2020,0(2):1-12. 被引量:25
-
8王国辉,张金刚,耿胜男,周广铭.运载火箭新一代测量系统发展设想与关键技术分析[J].宇航总体技术,2020,0(1):1-7. 被引量:15
-
9邓新宇,张津泽,曾耀祥,陈宇.非完全对称火箭的助推器布局研究[J].宇航总体技术,2019,0(6):13-18. 被引量:2
-
10杨忆湄,王晓红,朱皓楠,景育,王吉星,徐立峰,刘传.长征四号系列火箭姿控发动机研制历程及发展方向[J].上海航天(中英文),2023,40(S01):220-225.
-
1美国研制出世界最小无人飞行器[J].环球飞行,2011(9):12-13.
-
2顾隶华,王静.工具系统CAPP与车间管理系统的实施与意义[J].红旗技术,2005(1):9-11.
-
3一人.美空军认为无人机已成为新型空中力量[J].世界直升机信息,2004(1):21-21.
-
4符刚.航空数控零件数字化制造软件集成技术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1,0(7):38-42.
-
5方永浩(译).用于中等尺寸飞机的飞翼概念[J].飞机设计参考资料,2007,0(2):28-33. 被引量:2
-
6周秦源,卢端敏,侯德政.适合高速切削的新型刀具夹头[J].金属加工(冷加工),2009(12):33-34.
-
7谢玉珍.发射原点误差对制导工具系统误差分离的影响[J].数字通信,2012,39(2):48-50. 被引量:4
-
8袁林.地心系下动基座飞行器制导工具系统误差分离[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3,32(1):80-83. 被引量:3
-
9聂颖,蒋乐.美国航空气象进展情况[J].气象科技进展,2012,2(1):52-53.
-
10尹静.计算机仿真软件Multisim 10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555集成电路的应用在Multisim 10中的实现[J].科技信息,2009(15):82-83. 被引量:9
;